跳到主要內容

IT業人數10年增38%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15日 06:35
2015年03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銳意加強創新科技發展,統計處數字顯示,IT、電腦及相關貿易行業的就業人數,由2003年的5.4萬增至2013年的7.5萬,10年間升幅達38%,但仍只佔全港272萬就業人口的2.8%。學者及立法會議員均認為數字有改善空間,稱本港只顧「食老本」,未能吸引大企業進駐,亦留不住人才,導致競爭力下降。


【創科生力軍系列之四•完】明報記者 陳倢朗

各項創新科技行業中,以電訊設備及其零件進口批發的就業人數升幅最高,10年間升達3倍,而與資訊科技顧問、軟件開發及程式編寫相關就業人數,則較接近整體數字升幅,約增加三至四成(見表)。


莫乃光:錯失大企業進駐數千職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認為,人口調查相關數字分類不清晰,未必充分反映實况,但同意業內職位數字及質素有很大改善空間,「很多過往10年應創造的職位,我們(香港)沒有創造到」。他說曾接觸不少國際企業,原有意在港設置研發基地,可創造數千個職位,惟因政府欠缺對行業的長遠策劃及支援,亦未有及時提供優惠政策吸引大公司落戶,以致企業寧可選擇鄰近地區如新加坡,在港則只設銷售部。


莫乃光說,創新科技行業發展屬全球「必爭之地」,但政府恃着香港原有優勢,未有積極推出政策改善行業前景;他認為單是支持創業並不足夠,「難道個個也做老闆?」,故需吸引更多大企業來港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學者:靠「食老本」 競爭力遜周邊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亦認為,很多小型公司的IT職位並沒歸類在上述統計數字中,估計真正業內人數至少多一倍,但比率仍不理想。他說,香港在創科方面起步點高,但只顧「食老本」,未有積極投放資源改進,雖然目前就業情况仍然良好,其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亦達99%,但長遠來看,香港若仍原地踏步,比起周邊地區如新加坡及內地,競爭力將進一步下滑,前景令人擔憂。


全球創新排名 港失亞洲第一

黃引述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全球創新指標(Global Innovation Index),指香港前年排名全球第7,去年卻下跌至第10,原本亞洲第一的排名亦因此被新加坡取代。他認為政府應更積極作長遠規劃,並提供稅務及租務優惠予外地及本地科技公司,協助行業發展。


另外,黃錦輝及莫乃光同認為,10年間電訊及電腦產品批發升幅大,主要是與手機買賣及數據中心增長快有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