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若看過最近上映的《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主角馬丁路德金在一場率領黑人到塞爾瑪(Selma)的行動中,走到橋上,看到當地警察與反對者早有部署,竟臨時「散水」。在現今香港看來,簡直是運動失敗的元兇,絕對談不上勇武。片中沒刻意神化領袖,多着墨反對派內訌以及他的自責,那就是運動領導者面對的真實,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定當思量:如果有示威者因着一己執意而傷亡,一定過意不去。
當然,繼續以資源動員、組織領導模式理解社會運動已經過時,資訊社會的年代,已講求自發組織與善用社交媒體,但不知何時開始,彷彿連基本倫理也隨抗爭模式轉變而變得可有可無。我以為所謂倫理本應是常理,就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好像屯門的光復行動中,明明女童不是水貨客,也被指罵至大哭,參與行動的鄭松泰認為不應以聖人標準衡量,禍及無辜便是禍及無辜,那好比遲到了然後說:「唔好用聖人標準衡量我遲到一個鐘啦,我都無遲到一日。」
我也以為貫徹始終是人的基本。一方面黃洋達事後聲稱:「搞個咁激烈的行動,連一個細路仔都搞唔喊就無鬼用!」但黃毓民又隨即謂:「如果繼續有人踢篋、鬧喊細路的話,肯定係鬼嚟㗎啦!」受他們感召出來的群眾大有可能犯法被捕,但原來主張可以隨時分歧、演變,教追隨者怎樣跟隨你們的腳步?
光復行動是一簽多行引發的惡果,抗爭固然有其理由,但無責任的社會運動最令人擔憂,策略錯誤,行動過激,沒有人承認責任;當局者迷的參與者,隨時要承受其他人帶來的後果。如此一來,行動既難爭取普通市民認同,亦再沒有人尊重組織者。我有時懷疑,所謂無大台、無領導,到頭來才是把雨傘運動所有責任全推向三子學聯的元兇。
作者是南區區議員、民主黨中常委
當然,繼續以資源動員、組織領導模式理解社會運動已經過時,資訊社會的年代,已講求自發組織與善用社交媒體,但不知何時開始,彷彿連基本倫理也隨抗爭模式轉變而變得可有可無。我以為所謂倫理本應是常理,就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好像屯門的光復行動中,明明女童不是水貨客,也被指罵至大哭,參與行動的鄭松泰認為不應以聖人標準衡量,禍及無辜便是禍及無辜,那好比遲到了然後說:「唔好用聖人標準衡量我遲到一個鐘啦,我都無遲到一日。」
我也以為貫徹始終是人的基本。一方面黃洋達事後聲稱:「搞個咁激烈的行動,連一個細路仔都搞唔喊就無鬼用!」但黃毓民又隨即謂:「如果繼續有人踢篋、鬧喊細路的話,肯定係鬼嚟㗎啦!」受他們感召出來的群眾大有可能犯法被捕,但原來主張可以隨時分歧、演變,教追隨者怎樣跟隨你們的腳步?
光復行動是一簽多行引發的惡果,抗爭固然有其理由,但無責任的社會運動最令人擔憂,策略錯誤,行動過激,沒有人承認責任;當局者迷的參與者,隨時要承受其他人帶來的後果。如此一來,行動既難爭取普通市民認同,亦再沒有人尊重組織者。我有時懷疑,所謂無大台、無領導,到頭來才是把雨傘運動所有責任全推向三子學聯的元兇。
作者是南區區議員、民主黨中常委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