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春節因素難掩通脹脆弱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12日 06:35
2015年03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2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增長1.4%,高於我們預測的0.9%和市場預測的1%。同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下滑速度則由1月的4.3%進一步擴大至4.8%,亦超出我們及市場的預測。


春節錯位因素可以解釋為何近年2月CPI按年增幅都較1月大幅回升。春節因素通過3方面影響CPI:首先,春節期間食品消費需求出現季節性上升,而食品供給成本同樣顯著上漲,導致食品價格出現明顯攀升。今年2月CPI分類中,食品價格按月上漲2.9%,其中鮮菜和鮮果分別大漲13.6%和8.9%,貢獻了當月CPI按月漲幅的一半以上。第二,雖然交通與通訊行業受價格管控,對供需敏感度有限,但春節期間人口大規模遷徙,依然推動交通與通訊服務價格按年跌幅從1月的2.2%收窄至2月的1.7%。第三,春節期間城鎮勞動力供給的下降推動服務價格攀升,2月家庭用品及服務和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按年漲幅分別從1月的0.9%和0.3%,擴大至1.5%和1.8%。


春節後當月CPI多季節性下跌

2月通脹增速回升並非代表通縮威脅減輕,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整體上通脹維持弱勢。1至2月整體通脹按年增速為1.1%,較去年12月的1.5%有明顯下降。從高頻價格數據觀察,春節後食品價格出現顯著回落,將帶動通脹重回疲弱趨勢。春節後當月CPI會出現按月的季節性下跌,3月CPI可能受其影響,按年增速重新跌落至1%附近。


實體經濟疲弱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導致通縮壓力大增。2月PPI與工業企業原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PPIRM)分別按月下跌0.7%和1.0%,按年跌幅分別較上月擴大0.5和0.7個百分點,至4.8%和5.9%,繼續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最大跌幅。工業品價格下跌原因,一方面是國內經濟持續下行,需求疲弱對工業品價格受壓;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行,其中前期國際油價下跌,導致國內石油業工業品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2月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以及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PPI的按年跌幅,分別從1月的32.9%與22.7%,大幅擴至42.4%和23.8%。


貨幣寬鬆未惠實體經濟 料加大信貸投放

疲弱的經濟增長需要寬鬆貨幣政策來托底,而通縮壓力的上升也給貨幣放鬆提供了更大空間。不過,我們認為目前貨幣政策放鬆最應該、也最有可能以加大信貸投放的方式來實行,這是因為過去幾個月的寬鬆貨幣政策並未惠及實體經濟,僅讓金融市場流動性氾濫,形成加槓桿背景下的資本市場泡沫。而資本市場加槓桿已經引起了決策者的關注,正在通過加强監管與保持短期利率高位運行來壓抑資本市場融資。接下來,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是放鬆實體經濟的融資樽頸。在表外融資持續受到監管擠壓的背景下,這只能通過加大表內信貸投放來達成,估計未來一段時間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


中國光大證券(國際)研究部主管

[唐焱 中資股攻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