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今天記者少,記者還沒醒來哩!」昨天清晨,北京城內視野清晰,預示霧霾偏低,但也意味風大天寒,8時10分,正當第一架載着政協經濟組委員的大巴停到天安門廣場上時,一名貌似中央警衛局便衣警衛的男子,這樣對其同事說。
小記聽在耳裏,不無感慨。環目四顧,偌大的天安門廣場上,一面面紅旗在寒風中颯颯招展,人民大會堂東門外的空地上,其實已零星點綴着約十幾二十名記者,當中大部分是香港記者。
「假港記」不為香港發問
然而,多年來以「拼搏(不止是內地流行的「蠻拼的」)」精神見稱、敢於「爆料」的香港記者,近年在兩會的地位每况愈下,大會小會的提問環節幾乎無一例外地被說起廣東話來鄉音濃重、甚至全然不懂廣東話、不會從香港角度看問題的親北京傳媒「假港記」所取代,他們偏以「香港記者」名義問一些不痛不癢、在港人眼中無關宏旨的問題。
有心陸記一證難求
至於內地記者,真正有心報道新聞的一證難求,不得兩會其門而入,「打醬油」的「路人甲」記者卻大不乏人,有的要求明星改稿,有的等候政要合照,有的排隊「攞簽名」。
昨晨大會開到一半,在和暖的大會堂「大茶樓」一角,西藏活佛賽赤•確吉洛智嘉措就為排隊輪候的工作人員及內地記者簽首日封「簽到手軟」,這個要寫上自己名字,那個要「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活佛忙得不可開交。貌似秘書的一名年輕男子端來一杯水,小聲嗔道:「簽了半天,連水都不給喝。」
小記聽在耳裏,不無感慨。環目四顧,偌大的天安門廣場上,一面面紅旗在寒風中颯颯招展,人民大會堂東門外的空地上,其實已零星點綴着約十幾二十名記者,當中大部分是香港記者。
「假港記」不為香港發問
然而,多年來以「拼搏(不止是內地流行的「蠻拼的」)」精神見稱、敢於「爆料」的香港記者,近年在兩會的地位每况愈下,大會小會的提問環節幾乎無一例外地被說起廣東話來鄉音濃重、甚至全然不懂廣東話、不會從香港角度看問題的親北京傳媒「假港記」所取代,他們偏以「香港記者」名義問一些不痛不癢、在港人眼中無關宏旨的問題。
有心陸記一證難求
至於內地記者,真正有心報道新聞的一證難求,不得兩會其門而入,「打醬油」的「路人甲」記者卻大不乏人,有的要求明星改稿,有的等候政要合照,有的排隊「攞簽名」。
昨晨大會開到一半,在和暖的大會堂「大茶樓」一角,西藏活佛賽赤•確吉洛智嘉措就為排隊輪候的工作人員及內地記者簽首日封「簽到手軟」,這個要寫上自己名字,那個要「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活佛忙得不可開交。貌似秘書的一名年輕男子端來一杯水,小聲嗔道:「簽了半天,連水都不給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