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學雞媽媽﹕「佢哋都係細路嚟㗎﹗」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10日 06:35
2015年03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讀到一則社會新聞,同居戀人在家爭執,激動時一人墮樓亡。報道刊出的生活照上,死者是充滿陽光氣息的漂亮男生。這類新聞談不上罕見——除卻這對戀人也是一對同志外——於是重點成為讀者在新聞下的留言,這是其一﹕


「但願詛咒大大臨到香港同性戀運動的議程,災禍速速臨到有關意見領袖,以致有關議程被神完全趕散,從這世代中被塗抹淨盡,直到永遠。阿門。」


……令人心寒。


我始終不明白,有些人對於素未謀面的另一些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仇恨?單單只因為,他喜歡的跟你不一樣?

剛看了一條褲劇團的紀錄劇場《同志少年虐殺事件》(The Laramie Project),劇本取材自1998年一宗謀殺案。在一個平靜的美國小鎮,21歲大學生Matthew Shepard被兩個年輕人帶到荒野毒打,最後被綁在圍欄上,18小時後方由路過的年輕人發現。兩名疑犯後來聲稱因「同性戀恐懼」自衛攻擊Matthew,但這種「自衛」相當兇狠,造成顱骨多處受傷,面容不可辨,死者臉上最後唯一沒染血只是淚痕。演員重演當值醫生被問及送院狀况時說﹕「你會以為咁嘅傷係因為一架車用時速80公里衝落山,以為咁先會傷到——咁恐怖,咁可怕。你點估到一個人會對另一個人做得出啲咁嘅事?」


諷刺的是,Matthew入院當日,疑犯因打架受傷入住同一間醫院,急救地點只隔幾個房間,他們甚至由同一個醫生照顧過——都說這是個小鎮。


勿縱容以仇恨回應「異見」

平靜小鎮發生殘酷兇案,施暴的竟然是鎮內人。有人嘗試把它解讀為「兩個傻佬忽然發癲」或者「那兩個人本來就很有問題」,來建立安全的心理距離——如果有得選,他們寧願那是從外面來的殺人狂魔,但顯然不是。醫生說﹕「佢哋都係細路嚟㗎﹗」這話後來也在幾個認識疑犯的人物口中出現——


「我識佢嗰陣,佢不過係個細路,即係想學做大人,扮粗魯,扮型,不過,你夠膽大番佢轉頭,佢就會縮,好似啲細路嚇親咁……」

「佢以前係童子軍,成個人都好靜好可愛……」

「佢好溫順,我記得佢講:『Sherry,你有時間嘅話,可以同你跳隻舞嘛?』……」

然後有人問,為什麼我們會把孩子教成這樣?

因為,我們真的有份把孩子教成這樣。如果我們繼續否認就在自己身邊發生的歧視,縱容一些人以仇恨來回應跟自己不同的人,即使只在網絡的留言上。


願死者安息。


後記﹕這個紀錄劇場有下集,劇團成員於十年後重訪小鎮,進行另一輪親身探訪。這將會是五月公演的《重見真相》。


作者簡介﹕愛採訪愛孩子,出版作品包括《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合著)。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這個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


文﹕蘇美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