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國樑﹕習驊文章漏洞暗示什麼?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10日 06:35
2015年03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2月25日,繼刊發〈雍正如何讓官吏為國家做事〉後,中紀委網站繼續刊登署名「習驊」的文章,名為〈大清「裸官」慶親王的作風問題〉,現將文章上半段不作任何刪改引錄如下(小標題為筆者加上)。


慶親王並非泛指貪官

「慶親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聲也不太好,官運卻好得出奇。自1884年到大清倒台的27年中,他先後負責外事、海軍、財政等重要部門,最後升到首席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當然忙得要命。


但是慶親王業餘時間更忙,忙啥呢?吃飯、打牌、投資。


請客和吃請是他每天必修課,主題多是慶賀生日。當時成功人士都是老婆一群、孩子一堆,所以慶親王不是在主辦宴會,就是在出席宴會的路上。


然後就是打麻將。為了討老佛爺喜歡,他竟然把麻將牌引入宮中,手把手地將搓麻技藝推廣到人,從宮女到太監,無不樂此不疲。


當時大清正是內外交困,慈禧需要舒解心情,所以對麻將引進工作十分滿意。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慶親王不時讓他的一個小老婆進宮,不是陪老佛爺、就是陪老佛爺身邊工作人員來兩圈。這位女士每次進宮陪打,隨身帶去的銀票總是不夠輸。功夫不負有心人,慶親王因此不斷得到提拔重用。


有人實在看不下去,鄭重提出批評意見。慈禧耐心地做人家思想工作:


『他啥水準我能不知道嗎?但是看來看去,還是他貼心。』


說慶親王沒本事還真有點冤枉,至少他的理財水準出類拔萃。


清朝中央政府官員工資並不高,要想理財,先要解決無財可理的問題。對此,監察機關直指慶親王『細大不捐』,大錢不怕多,小錢不嫌少。他的生財之道就是賣官,明碼標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買賣好得很」……


文章中的老佛爺和慶親王是否泛指貪官呢?顯然不是,原因如下:

習驊文章引用的歷史故事都很偏僻,例如段芝貴行賄案,又如清朝1911年5月曾設立內閣這件事,是清廷滅亡前搞的假改革,由慶親王任總理,因為很短命,同年10月便爆發武昌起義,所以被很多史家忽略。正是有如此淵博歷史知識的作者,卻編入一段假歷史形容慶親王,為什麼?


打麻將情節暗指何人

習驊的文章談到慶親王將麻將引入宮中,以討慈禧歡心一段,這與歷史大不相符。說明如下:


稱為寫實小說的《紅樓夢》,就多處描述賈母打麻將牌的情節,而且寫得很詳細。賈母長孫女元春,後成為貴妃,而元春自幼跟賈母生活,對打麻將牌不會陌生,入宮後為討皇上歡心,焉知不會將麻將牌之趣事禀上,甚或傳入宮中。賈母、元春都不是杜撰人物,據歷史考證確有其人。


其二,據「中華麻將論壇」研究,乾隆登位後,為解年僅43歲的母后、亦即雍正之妻守寡之悶,鼓勵後宮打麻將取樂。這段歷史,與《紅樓夢》故事的背景相同,都是雍乾時代,說明麻將至少在雍乾時代已被引入宮中。


第三,早幾年日本曾提出將清宮的麻將歸還中國,其中不乏年代久遠者。


所以,絕非慶親王首先將麻將牌引入清宮。如果習驊文章的目的僅是以史為鑑,就應該一切以史實為根據,讀者也就不會產生對號入座的問題。因此,習驊特意編造一段慶親王打麻將牌的故事絕非無因。那麼,哪一個還未曝光的大貪官愛打麻將牌呢?


作者簡介﹕香港軍事評論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