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在高凈值市民的數量上也一直名列前茅。據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本港逾20萬人擁有超過100萬美元的凈資產,佔全港人口的2.9%,而千萬級美元資產的人數也達到了15,400人,兩項指標更是分列全球第五和第一。除了常規性的投資理財,許多人開始希望為自己做一個更為完善的資產規劃,而家族信託也因此愈發受到追捧。借助專業資產管理人士的幫助,家族信託可以為自己與家人的財富與生活提供一個長遠而又穩定的保障。
起源於西方的家族信託到現在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而作為最早引入家族信託概念的香港與新加坡,其發展歷史至今也有約一百年。以往不少人都認為,家族信託是那些超級富豪們的專利,但新加坡銀行董事總經理兼財富規劃主管李文修則表示,並非一定要身家過億才可以去考慮,許多資產達到一定規模的人士也可以通過設立家族信託,來為自己的財富做一個詳盡的規劃。
作為一名私人銀行家,李文修擁有超過18年為亞太地區高淨值家族提供信託服務的經驗,其所在的新加坡銀行亦於2014年獲《國際私人銀行家》選為「東南亞傑出私人銀行」,更連續四年獲得《亞洲私人銀行家》評選的「新加坡最佳私人銀行」。李文修表示,其實那些資產在300萬美元、約2300萬港元以上的人士,已經可以用家族信託的形式對自己的財富進行管理。而一些家庭關係或居住狀況較為複雜的人也可以考慮開立家族信託。
私密安排避家族紛爭
近年來,港人已經見過不少名流巨賈由於爭產而導致家族分裂的例子,但若是設立家族信託,便可根據信託委託人的意願有計劃的安排資產分配。由於家族信託的私密性安排,不同的受益人之間亦都不會知道對方將獲得多少資產,避免了不必要的紛爭。
與此同時,許多人由於觀念較為傳統,認為財富傳承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需要考慮。對此,李文修指出,現如今成立家族信託的客戶群體正在趨向年輕化,早些成立家族信託亦可以使整個家庭成員的未來的生活得到保障。委託人甚至可以在開辦信託時設立一些特殊的要求,以確保自己的財富不會被隨意揮霍。如子女必須完成大學學業,或是清明節必須上墳掃墓以盡孝道等,唯有後代達到了這些要求才有資格獲得委託人所分配的財產。
「防火牆」鞏固資產安全
不同地區的人群對於家族信託有著不一樣的要求,李文修表示,香港的客人更看重家族資產的排外性,希望血緣族系能夠一直掌控家族的財富。而家族信託可以通過指定受益人的方式保證資產能夠分配給委託人的直系親屬,加強資產的安全性。而對於一些經營企業的家族,當遇到一些困難而導致企業破產時,諸如大額保單等一類的個人資產也會在清算時被債權人收回,但家族信託卻因受到信託法的保護而不受影響,可以說是為家族的資產設立了一道可靠的「防火牆」。
此外,家族信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客戶實現「合理避稅」的目標,一些居住地區較為分散的家庭亦可通過家族信託來對不同地區的財富進行綜合管理。但客人本身需要特別留意自身的國籍與「稅籍」狀況。由於法律的規定,像美國與加拿大等一些歐美國家對於家族信託的設立與徵稅有著嚴格的控制。以加拿大永久居民楓葉卡的持有者為例,若委託人及其家人仍長期在香港居住工作則不受影響,但如果在加拿大生活工作,則會因加拿大的法律限制而無法享受一些避稅方面的政策優惠。
「避稅天堂」 獲青睞
提供家族信託服務的金融機構有很多,李文修認為,客戶在選擇時應該特別重視這間機構或銀行的口碑與歷史,這樣可以放心的將資產交由其管理。而不同機構的收費標準也不盡相同,有的是設立固定收費標準,而有的卻是按資產比例收費。李文修指出,如果客人的資產低於兩百萬美元,則不建議開立家族信託,以免由於需要繳交管理年費而得不償失。
由於成立信託後,資產將交由受託人,即資產管理機構去負責打理,部分委託人亦會擔心自己完全失去對於財產的控制權,因此有不少人都喜歡選擇去新加坡、澤西島或是開曼群島等一些海外的「避稅天堂」開立家族信託,一方面是由於稅收方面的優惠,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地方都會允許委託人設立「客戶導向型」的信託,委託人在交託後仍然有權參與操盤自己的財產。而本港在這方面則的法律體系相對落後,直到2013年底信託法修訂條例出台後才對此加以放寬,故選擇在香港成立家族信託的人數並不多。
明報記者 尉奕陽
起源於西方的家族信託到現在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而作為最早引入家族信託概念的香港與新加坡,其發展歷史至今也有約一百年。以往不少人都認為,家族信託是那些超級富豪們的專利,但新加坡銀行董事總經理兼財富規劃主管李文修則表示,並非一定要身家過億才可以去考慮,許多資產達到一定規模的人士也可以通過設立家族信託,來為自己的財富做一個詳盡的規劃。
作為一名私人銀行家,李文修擁有超過18年為亞太地區高淨值家族提供信託服務的經驗,其所在的新加坡銀行亦於2014年獲《國際私人銀行家》選為「東南亞傑出私人銀行」,更連續四年獲得《亞洲私人銀行家》評選的「新加坡最佳私人銀行」。李文修表示,其實那些資產在300萬美元、約2300萬港元以上的人士,已經可以用家族信託的形式對自己的財富進行管理。而一些家庭關係或居住狀況較為複雜的人也可以考慮開立家族信託。
私密安排避家族紛爭
近年來,港人已經見過不少名流巨賈由於爭產而導致家族分裂的例子,但若是設立家族信託,便可根據信託委託人的意願有計劃的安排資產分配。由於家族信託的私密性安排,不同的受益人之間亦都不會知道對方將獲得多少資產,避免了不必要的紛爭。
與此同時,許多人由於觀念較為傳統,認為財富傳承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需要考慮。對此,李文修指出,現如今成立家族信託的客戶群體正在趨向年輕化,早些成立家族信託亦可以使整個家庭成員的未來的生活得到保障。委託人甚至可以在開辦信託時設立一些特殊的要求,以確保自己的財富不會被隨意揮霍。如子女必須完成大學學業,或是清明節必須上墳掃墓以盡孝道等,唯有後代達到了這些要求才有資格獲得委託人所分配的財產。
「防火牆」鞏固資產安全
不同地區的人群對於家族信託有著不一樣的要求,李文修表示,香港的客人更看重家族資產的排外性,希望血緣族系能夠一直掌控家族的財富。而家族信託可以通過指定受益人的方式保證資產能夠分配給委託人的直系親屬,加強資產的安全性。而對於一些經營企業的家族,當遇到一些困難而導致企業破產時,諸如大額保單等一類的個人資產也會在清算時被債權人收回,但家族信託卻因受到信託法的保護而不受影響,可以說是為家族的資產設立了一道可靠的「防火牆」。
此外,家族信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客戶實現「合理避稅」的目標,一些居住地區較為分散的家庭亦可通過家族信託來對不同地區的財富進行綜合管理。但客人本身需要特別留意自身的國籍與「稅籍」狀況。由於法律的規定,像美國與加拿大等一些歐美國家對於家族信託的設立與徵稅有著嚴格的控制。以加拿大永久居民楓葉卡的持有者為例,若委託人及其家人仍長期在香港居住工作則不受影響,但如果在加拿大生活工作,則會因加拿大的法律限制而無法享受一些避稅方面的政策優惠。
「避稅天堂」 獲青睞
提供家族信託服務的金融機構有很多,李文修認為,客戶在選擇時應該特別重視這間機構或銀行的口碑與歷史,這樣可以放心的將資產交由其管理。而不同機構的收費標準也不盡相同,有的是設立固定收費標準,而有的卻是按資產比例收費。李文修指出,如果客人的資產低於兩百萬美元,則不建議開立家族信託,以免由於需要繳交管理年費而得不償失。
由於成立信託後,資產將交由受託人,即資產管理機構去負責打理,部分委託人亦會擔心自己完全失去對於財產的控制權,因此有不少人都喜歡選擇去新加坡、澤西島或是開曼群島等一些海外的「避稅天堂」開立家族信託,一方面是由於稅收方面的優惠,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地方都會允許委託人設立「客戶導向型」的信託,委託人在交託後仍然有權參與操盤自己的財產。而本港在這方面則的法律體系相對落後,直到2013年底信託法修訂條例出台後才對此加以放寬,故選擇在香港成立家族信託的人數並不多。
明報記者 尉奕陽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