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買股要長賺長有 先戒「機會主義」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09日 06:35
2015年03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兩會開幕,港股個別股份如漢能薄膜發電(0566)瘋炒,但總的來說是「陰乾」為主,原因是美元強勢。


現今世界可以分為強美元的受害區和強美元的受惠區。香港屬於前者,個別的政策股雖然瘋炒,但往往不可能維持超過一星期,因為這些變化都並非市場突然如夢初醒,而只是市况淡靜下借消息炒作!


個人經驗看,借消息炒作的失敗機會甚大。中國公司的發展持續性並不能給予投資者信心,能持續發展的公司十分稀有。股民的「機會主義」手法也會令機構的管理層士氣受創,因為無論做得如何出色,市值上升亦只會解讀為政策消息炒作。


政策屬杯水車薪 長遠靠自己

現在的世界普遍產能過剩,政策介入只能擴大一個份額,很多人因此而入市,但產能過剩的問題是巨大的,政策的支持僅是杯水車薪。過去的中國公司都是在比產能而不是比價錢,現在世界產能過剩,外國公司也可以參戰,中國公司過往並沒有危機感,當問題出現後,就期待政府救市。


中國現在的通脹率看似只有1%,但因實質利率很高,其實正經歷惡劣的通縮。另一方面,又不敢將人民幣貶值,因為前數年很多公司借入美元債,如人民幣大幅貶值,這批債項就很難清還。還有人民幣要國際化,匯價就要維持穩定,外國卻肆無忌憚地把其貨幣貶值,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引發的問題十分嚴重。


現在中國人的生活行為也有很大轉變,從前周末可能會乘飛機到台北、曼谷消費,現在就升級到大阪、東京,心齋橋現在竟然旺過旺角!

很多內地人湧去,原因不單是日圓貶值,而且對方服務態度上佳,就算是僅買一些生活用品,他們也會很開心歡迎,因此消費者也很樂意付出,甚至可以派專人跟着你一天,你又怎好意思不去大幅消費?

內地人湧日本 港零售強弩之末

對比香港的「光復行動」,是將會沒有市場的了,因為數據顯示,香港的消費零售已近垂死,我個人覺得中國要有能力做到一個電飯煲能以1萬元售出才有出路,現在的產能過剩致令產品沒人買和不能貴,這是致命之傷!

炒國策有時就像炒創業板。總是在編一些利好消息來推高股價,當股價飈高時就套現謀利,方法都是短視和盲目的,因為並非去找做大做強的公司去投資,但恰恰這類型公司在中國最是匱乏!


全世界都產能過剩,商家必須有能力售出產品,還要售出好價錢!正如人們在淘寶網中的共識:「吃的東西不能淘,貴的東西不能淘」,就可以表現出消費者的信心如何低迷。


不改變現狀,就不能找到長升長有的股票了。重點是要培養出企業競爭力,而不是將股價炒高散貨!若公司老闆認為單靠編做政策概念就可以令股價炒高,就會不思進取,長遠來說就不可能做大做強了。


炒消息谷股價 公司難做大

同樣是美元強勢下的受害方,美國股市卻屢創新高,當然自有其成因。其一是美國有很多公司是有能力的競爭者,如蘋果、迪士尼等等,是屬於天下無雙的;其二是美國股票的回購量十分驚人,股票市場愈變愈小,但中國卻相反,股票市場正在不斷擴大,包括公司集資、發行新股,正在不斷加印股票推出市場;其三是美國有一些基金是專營上市公司的重組變革的,這樣會令股票出現溢價和營運改善空間,但這些基金在中港並沒有出現,有多少公司能如長江和黃般弄合併而能釋放出20%的內在價值?


美股強勢 可買蘋果fb迪士尼

如想投資,建議買入蘋果、facebook和迪士尼,就會很全面了。亦可以投資在旅遊業,因為美元極強,匯價會帶動全世界的旅遊消費。另外亦可選擇美國的影業股,美國影業獨尊是不爭事實,當大多數人的消費和時間有限時,就會選些最好的製作來看,市場的鐵律是殘酷的勝者全取。


還有是一些交易平台的股票,很多ETF會漸漸蠶食主動基金的市場,投資者不用花心神去選股,只要看好當地市場就可以入市了,而且因為買賣容易,就導致交易次數增多,這類公司就必然受惠。


中港股票不宜長揸

上市公司有融資的優勢,但現在中國和香港的股票並不適宜長期持有,因為內在的發展潛力並不理想,還是比較適宜往外闖以適應新世界的新環境好了。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節目《e線金融網》,主持︰黃國英、劉羽葳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