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平保前高層打造「金融版阿里」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09日 06:35
2015年03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近年迎來一波創業互聯網浪潮,連金融界人士亦參與其中,曾任平保(2318)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部門主管的郭子中,創辦本地首個網上直接投資平台ChinaQFII.com,已搜羅60多個直接投資項目等候海外資金入場,目標在納斯達克上市,打造「金融阿里巴巴」。


逾60個直投項目引外資

郭子中曾經執掌平保的QFII部門,為各國QFII投資者提供一個進入中國的交易平台。QFII制度由2002年起推行,主要是給予海外投資者一定額度,投資中國A股等證券市場。


與QFII投資者的熟稔帶來了創業機會。郭子中說,當年代表平保QFII公司開會時,八成的機構都不講股票,而是詢問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QFII只是入場券和一件外衣」,他發現七成QFII機構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投資了PE(Private Equity)項目。於是,他索性另立門戶,自設網上平台,為QFII投資者搜羅直接投資的內地項目。


投資者不愛股票 視「QFII是入場券」

他介紹,外國機構投資層級大約分為三等,入門級是100萬美元,第二級是500萬美元,大項目則是在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方通常給出20%的股份。投資轉介佣金介乎1至5%,內地可以達到10%。


香港科技園和南山軟件園是他經常走訪的地段。兩年中,他搜羅了300多個項目,再逐一審核、約談,最終選出其中60個放上ChinaQFII.com。郭子中稱,今年2月前赴美國路演,他透露此行的收穫之一是矽谷著名「孵化器」、曾投資過Google、facebook、PayPal等多家高科技公司的Plug and Play,委託他尋找內地在線教育項目。


指本地直投項目缺大中華概念

說起香港本地的直投項目,郭子中表示,他們有一個明顯的共同弱勢,就是缺乏大中華概念。舉例而言,香港在線裝修平台「Johnshout brothers(裝修兄弟)」,理念與小米的雷軍搞裝修十分相似,但市場定位完全本地化,國際投資者乏人問津,而規模太小的項目也難吸引國際機構。


明報記者 顧冷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