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環保部長陳吉寧昨日舉行上任以來的首場記者會,他表示中國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實現全面小康的樽頸問題。他透露,中國目前的排污強度超過歷史上最高的國家2至3倍,正面臨着一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和環境之間的矛盾」。
陳吉寧透露,目前所有的現代化國家中,只從人口密度和工業化帶來的單位土地面積排放量來講,中國的排污強度已經超過歷史上最高的兩個國家——德國和日本2至3倍。發展與環境之間矛盾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因此解決中國環境問題,不能夠操之過急,也不能期望過快。
「環境問題阻全面小康」
陳吉寧表示,中國的環境問題嚴峻,面對環境質量差、生態損失比較嚴重和產業佈局不合理帶來的較高環境風險。他說,中國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實現全面小康的樽頸。全面小康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治國理政概念「四個全面」中排在首位的內容,其餘3項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央視前記者柴靜的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播出後,引起環保部須擴權的議論。陳昨日在回答環保部門在地方執法遭遇抵制的提問時表示,要讓新的環保法成為有鋼牙利齒的「利器」,要把過去環保執法「過鬆、過軟」的狀况徹底改變,形成高壓態勢。他透露,過去一年,各地環保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違法犯罪案件2080宗,是過去10年總和的2倍。
談及PX(對二甲苯,可用於容器、塗料等)項目與垃圾焚化場在各地引起反對抗議時,陳吉寧表示,兩者都是重要的工業,但需要依法建設,希望環保部門審批時要做到信息公開透明,地方政府也要提高自身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聽取公眾意見。
美記者:霧霾漂洋過海到美國
這次是2月份才上任環保部長的陳吉寧首場記者會,會場擠進200多名中外記者。但全場氣氛較為沉悶,每次只有十數個記者舉手。全場唯一稍微令氣氛活躍的發言,也並非來自陳吉寧,而是來自美國中文網記者發問的「霧霾漂洋過海到美國了」,引起現場一陣笑聲。記者會結束後,有幾名記者向主席台奔跑並多次高喊「陳部長」,希望繼續發問。但陳吉寧疾步離開,沒有停下回答任何問題。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