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太陽能行業風險高 產能仍過剩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06日 06:35
2015年03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央視前主持柴靜製作的一套《穹頂之下》,除了引起全國熱話,亦令一眾資金瘋狂追捧新能源股。然而,太陽能行業尤其受注目,非只因為一套紀錄片。自行業增長泡沫爆破後,太陽能股經歷幾年低潮,今年有望獲政策大力支持,同時銀行貸款亦有望鬆綁,估計行業逐步好轉。有業內人士稱,太陽能行業屬高風險,銀行對行業借貸相當審慎,但自去年底以來,央行先後減息及降準,部分銀行審批尺度放寬,太陽能行業的資金相對前兩年更加寬鬆。


然而,追捧相關股份時,不能忽略內地太陽能行業的困境,例如產能過剩只較前幾年稍為紓緩,需求仍未提振起來,不少細節問題未解決。


內地減息後 銀行審批貸款放寬

去年內地原本訂下14吉瓦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的目標,當中分佈式佔大多數,但其後調整目標至10吉瓦才勉強達標,且超過8吉瓦的新增容量為地面電站,分佈式只佔少數。發改委能源價格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林伯強指出,政府傾向推動分佈式太陽能,但補貼有待提升,產權不明確等細節亦有待釐清,否則需求推動不起來。


有中資投行分析員亦稱,產權問題是急需解決的,例如以近2億元在工廠天台鋪設太陽能電池板,萬一工廠易手或倒閉,天台的資產誰屬。「若政府繼續只叫口號,以為單靠補貼可帶動需求,忽略細節問題,行業始終不能長久發展」。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