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民轟積金新機制 恐變「有加無減」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05日 06:35
2015年03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積金局建議引入強積金供款的「最低及最高入息水平自動調整」機制,將現時每4年至少一次檢討,調整為每兩年調整一次,建議涉及「自動調整機制」字眼,相關公眾諮詢今日截止。不過,不少巿民昨日在網上批評,諮詢過分「低調」,擔心強積金供款的入息上限每兩年會「自動」提升,變相令供款額增加,甚至發動集體反對行動,制訂意見書範本趕於諮詢限期前提交,積金局隨即在昨晚發聲明澄清。


引「最低最高入息自動調整」

積金局發言人強調,建議引入的機制「並非規定最高有關入息水平,每兩年自動向上調整」,又稱至今收到約5000份意見書,但未統計昨日單日內收到的意見數字。


至於現時調整入息上、下限要交立法會審議,未來的新機制會否繞過立法會,發言人只說持開放態度,待收集意見後才安排細節。


強積金供款入息水平及曾多次上調(見表),目前上限為3萬元,即月薪在3萬元以上的打工仔,每月僱員供款為1500元,(僱主及僱員各供款5%,僱主亦供1500元上限);薪酬在7100元以下的僱員則毋須供款,僱主繼續供款。


捨入機制 恐愈調愈高

不過,新機制將改變入息上、下限的調整基準及增加「捨入機制」。舉例如入息上限會以每月就業收入分佈的第90個百分值為基準,數額會捨入至最接近的2500元,即第90個百分值收入若為31000萬元,強積金的最高入息水平則是3萬元,但若錄得數據為31500元,就會調整至32500萬元;令打工仔擔心水平每兩年會愈調愈高,變相加快供款的增加額度。


同時,最低入息水平會由現時取用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的50%,調整為每月就業中位數的55%,變相放寬毋須供款的入息下限。


不過,發言人指今次建議主要為縮短檢討年期,由現時每4年至少一次,減至每兩年一次,以緊跟薪酬變動,並強調機制「可加可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