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志堅:政府應主力建公屋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05日 06:35
2015年03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一幅白石角地皮由新鴻基地產(0016)以每呎樓面地價約3860元投得,較同區4個月前另一幅地皮呎價升了約9%。事實上,去年第三季以前,地價屢創新低,但隨樓價明顯上升,地價也漸見反彈。


會德豐地產(0020)兼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最近與傳媒新春會面,分享對樓市的看法,他指先前政府急急大量推地,發展商也要消化,會德豐也趁低價在將軍澳買了4幅地皮。他估計,樓價未來會平穩發展,政府要解決年輕人上樓難問題,應主力多建公屋,讓有需要而財力有限的市民先租住公屋,然後轉居屋再換私樓。


梁志堅說,會德豐以前土地儲備主要集在中豪宅項目,近年看到大眾市場的機會,在將軍澳先後吸納了4幅地皮,平均地價只是每呎4100至4200元左右。「去年會德豐賣樓套現約了約188億元,但近年也斥資逾100億元買地,我們的做法是on going,即是貨如輪轉,市好時會買地賣樓,淡市時也一樣,就算賣樓樓價低了,也可以低價買地。」


將軍澳不再是供應「重災區」

梁又指出,以往將軍澳被指是供應「重災區」,但這已是過去式。「我們喜歡的將軍澳南,十多幅地皮已沽清,將軍澳未來地皮供應只餘下港鐵(0066)的日出康城,環境也已大為改善。最重要的是,將軍澳以往的新供應,隨時間已變成相對的『舊區』,現在的新區,則變成了舊區居屋換樓的目標,且對外交通和社區發展較以往大為改善。」


梁志堅認為,過去一段長時間香港土地供應匱乏,將樓價「谷」了上去,現在要回落「便很辛苦」。「更讓人頭痛的是,建築費颷升,令到樓價難跌。我做地產幾十年了,從未見過如新界區,建築費可以高過地價一倍,如天榮站,地價只是2000餘元,建築費卻要4000元,單計建築費,不計地價,一個數百呎單位已要數百萬元!」


不過,梁志堅指政府已開始認識問題所在,希望不要在興建公屋及基建同私樓市場搶高建築工資。另外,他又指在特首梁振英明確要增加房屋供應的目標下,也見到建批則和批出預售樓花文件進度開始加快。


料美加息幅度有限 多按屬個別情况

有說若美國加息,會對香港樓市不利。「我的看法是,美國確見經濟復蘇和就業改善,始終有日會加息,但一加息,該國經濟和就業市場又會重新受壓,所以加幅有限。至於近期有所謂財務公司參與按揭活躍,市場出現了很四按、甚至十七按也出現,會是樓市爆煲的危機所在。但其實都是一些個別案例,只是傳媒集中報道,我相信多按出現,可能是以前借得很少,比如只借了兩成,走去加按又被接受,又或一些根本不想還錢,借完會走佬,借得多兩萬就兩萬,都是極罕有的例子而已。」


辣招把真正投資者用家也「殺埋」

對於政府近年不斷推出辣招稅和收緊按揭,梁志堅指固然趕走了炒家,但連真正投資者和用家也「殺埋」。「其實,一些老人以往會為子女買多一層或兩層樓,但所謂『親生仔不如近身錢』,不想這麼快將物業轉名給下一代,但卻要因此被徵辣稅,其實不公道。」


政府不斷指土地和樓宇供應已在增加,供求失衡快解決。「政府確實已公布了十年建屋目標,但將來是否真的可找到足夠土地,尤其在計劃最後數年?如新界發展便遇到重重阻力。况且,影響樓價除了供應,還有需求因素,而需求較供應更難估計。」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