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肯定是香港回歸以來,最會打破框架的特首。
為了安插更多「梁粉」進入政府各個諮詢委員會,梁特首打破傳統,要求各個政策局將相關任命建議必先送交中央政策組顧問高靜芝手上過目、協調,結果這位變相「組織部長」,有效地將多位與梁特首「志同道合」人士送入各大諮詢委員會,成功逐步構建「梁營」。
梁特首最新的「創舉」,是在立法會未有通過設立創新及科技局的決議案前,突然宣布委任他的心儀創科局人選楊偉雄一人兼3職,既為特首的貼身創科顧問、受薪的行政會議成員,同時將出任改組後的「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主席。
梁振英的做法,顯然是針對立法會遲遲未能通過創科局的建議而來。他擺明告訴與他為敵的人士,作為特首,他會用盡憲制內特首的權力和一切空子,不達其目的絕不罷休,在他的字典裏,沒有「屈服」與「認輸」這4隻大字。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什麼常規、政治倫理,他也會有一套新的論述和演繹。按程序,設立新局必先經立法會通過,並賦予新設局長相關法定權力,議會不合作嘛,他為了展示特首的強勢,他懶理立法會泛民議員的拉布拖延,不惜破壞憲制秩序,不顧得有關安排有理無理,硬要創造一個直屬於他的創科顧問職位,安置他的「心儀局長」,並可運用特首的令旗,要求政府內的公僕,執行這位無法定權力的「另類局長」的政策建議。
梁特首的舉措或許能逞強於一時,但此舉無疑是向議會宣戰,日後政府向立法會重交設立創科局的議案時,泛民議員恐怕只會「雙倍奉還」,實行與梁特首抗爭到底。另一邊廂,在政府內的公務員會如何面對這位「有名無實」的創科顧問?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會否全力協助楊先生提出的政策建議?好戲還在後頭。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為了安插更多「梁粉」進入政府各個諮詢委員會,梁特首打破傳統,要求各個政策局將相關任命建議必先送交中央政策組顧問高靜芝手上過目、協調,結果這位變相「組織部長」,有效地將多位與梁特首「志同道合」人士送入各大諮詢委員會,成功逐步構建「梁營」。
梁特首最新的「創舉」,是在立法會未有通過設立創新及科技局的決議案前,突然宣布委任他的心儀創科局人選楊偉雄一人兼3職,既為特首的貼身創科顧問、受薪的行政會議成員,同時將出任改組後的「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主席。
梁振英的做法,顯然是針對立法會遲遲未能通過創科局的建議而來。他擺明告訴與他為敵的人士,作為特首,他會用盡憲制內特首的權力和一切空子,不達其目的絕不罷休,在他的字典裏,沒有「屈服」與「認輸」這4隻大字。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什麼常規、政治倫理,他也會有一套新的論述和演繹。按程序,設立新局必先經立法會通過,並賦予新設局長相關法定權力,議會不合作嘛,他為了展示特首的強勢,他懶理立法會泛民議員的拉布拖延,不惜破壞憲制秩序,不顧得有關安排有理無理,硬要創造一個直屬於他的創科顧問職位,安置他的「心儀局長」,並可運用特首的令旗,要求政府內的公僕,執行這位無法定權力的「另類局長」的政策建議。
梁特首的舉措或許能逞強於一時,但此舉無疑是向議會宣戰,日後政府向立法會重交設立創科局的議案時,泛民議員恐怕只會「雙倍奉還」,實行與梁特首抗爭到底。另一邊廂,在政府內的公務員會如何面對這位「有名無實」的創科顧問?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會否全力協助楊先生提出的政策建議?好戲還在後頭。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