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王師奶講過教育局長、行政會議、立法會議員忽然歷史上身,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竟然開會討論歷史課程,正一大事唔做,小事就連汁都撈埋。這個會吳克儉有份參加,並坦言對現行課程不滿。
當中有議員質疑,古代史和現代史各一半有動機;建制派議員認為現代史複雜,初中生未必適應;又有多名議員關注現有12%學校以朝代更替以外的模式教學,缺乏規範;又有泛民議員擔心當局借活化中史為名,推動「洗腦教育」為實。陳志全更荒謬,擔心活化歷史改變香港學生價值觀,與「同胞同喜同悲」而被洗腦。吳克儉又再用「活化」、「優化」這些劣質詞當寶典,他先前講過中史不會滲入西史,現在又話將世界歷史事件「合併」入中史屬教學法,並非兩個科目合併。乜都佢講晒,官字兩個口,信然。
這會議簡直是一場鬧劇,成班不知歷史為何物的所謂議員大放厥詞,扮專家,唔出聲無人話你啞。他們的無知聽到小婦人嘔血,原來市民所納稅款養埋班吹水唔抹嘴的人在「廢噏」。吳克儉不止一次說不滿現行課程「詳古略今」,要改為「古今並重」。如果課時許可,能夠古今都重視當然是好事,我們不應以「洗腦」視之。建制派議員擔心現代史複雜,恐怕初中生未必適應,他們的顧慮並非無的放矢。王師奶要改他們一個詞,不是「適應」,而是「理解」。現代史如果包括近30年,「六四」不能不提,一國兩制不能不提,九七回歸不能不提,習近平肅貪揭出成籮貪官不能不提,祖國經濟和體育的輝煌成就不能不提。好的提,壞的也要提。如果寫到香港部分,「七一」50萬人上街提不提?董建華落台提不提?曾蔭權被廉署調查提不提?如此複雜,初中生未必能「理解」是事實。小婦人順便向建制派議員講解,歷史是事實的鋪陳,只存在理解和判斷,根本不存在「適應」問題。難道秦始皇焚書坑儒,我們自動獻身被坑去適應乎?
近代中國史 好壞都要提
陳志全更滑稽,好學唔學學吳克儉,開口「活化」,埋口「活化」。歷史是鐵一般的事件,日本有兩個人給伊斯蘭國斬首就兩個,難道可以活化為20個乎?與「同胞同喜同悲」就是洗腦?咁幼稚點做議員?如果這是一件喜事,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日本投降,香港重光,所有同胞同喜,有何不對?邏輯如此,早唞喇!
最荒謬有人認為教歷史應只教朝代更替,否則就是脫離規範,老師教學怎可以規範?學電視台司儀照稿讀乎?這樣教歷史的老師永遠不會受學生歡迎,也是很多學生對歷史科乏味的原因。
容許小婦人口出狂言一次,參與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的都是歷史盲,不服氣的就向王師奶下戰書。
文﹕王師奶
當中有議員質疑,古代史和現代史各一半有動機;建制派議員認為現代史複雜,初中生未必適應;又有多名議員關注現有12%學校以朝代更替以外的模式教學,缺乏規範;又有泛民議員擔心當局借活化中史為名,推動「洗腦教育」為實。陳志全更荒謬,擔心活化歷史改變香港學生價值觀,與「同胞同喜同悲」而被洗腦。吳克儉又再用「活化」、「優化」這些劣質詞當寶典,他先前講過中史不會滲入西史,現在又話將世界歷史事件「合併」入中史屬教學法,並非兩個科目合併。乜都佢講晒,官字兩個口,信然。
這會議簡直是一場鬧劇,成班不知歷史為何物的所謂議員大放厥詞,扮專家,唔出聲無人話你啞。他們的無知聽到小婦人嘔血,原來市民所納稅款養埋班吹水唔抹嘴的人在「廢噏」。吳克儉不止一次說不滿現行課程「詳古略今」,要改為「古今並重」。如果課時許可,能夠古今都重視當然是好事,我們不應以「洗腦」視之。建制派議員擔心現代史複雜,恐怕初中生未必適應,他們的顧慮並非無的放矢。王師奶要改他們一個詞,不是「適應」,而是「理解」。現代史如果包括近30年,「六四」不能不提,一國兩制不能不提,九七回歸不能不提,習近平肅貪揭出成籮貪官不能不提,祖國經濟和體育的輝煌成就不能不提。好的提,壞的也要提。如果寫到香港部分,「七一」50萬人上街提不提?董建華落台提不提?曾蔭權被廉署調查提不提?如此複雜,初中生未必能「理解」是事實。小婦人順便向建制派議員講解,歷史是事實的鋪陳,只存在理解和判斷,根本不存在「適應」問題。難道秦始皇焚書坑儒,我們自動獻身被坑去適應乎?
近代中國史 好壞都要提
陳志全更滑稽,好學唔學學吳克儉,開口「活化」,埋口「活化」。歷史是鐵一般的事件,日本有兩個人給伊斯蘭國斬首就兩個,難道可以活化為20個乎?與「同胞同喜同悲」就是洗腦?咁幼稚點做議員?如果這是一件喜事,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日本投降,香港重光,所有同胞同喜,有何不對?邏輯如此,早唞喇!
最荒謬有人認為教歷史應只教朝代更替,否則就是脫離規範,老師教學怎可以規範?學電視台司儀照稿讀乎?這樣教歷史的老師永遠不會受學生歡迎,也是很多學生對歷史科乏味的原因。
容許小婦人口出狂言一次,參與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的都是歷史盲,不服氣的就向王師奶下戰書。
文﹕王師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