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照腸鏡需求大增,公立醫院至去年底有逾3.5萬人正輪候腸鏡檢查,有公院新症由輪候專科至照腸鏡長達3年,而私家照腸鏡只需一周前預約。公院照腸鏡免費,私家收費則介乎5000至1萬元,有私家醫生認為需考慮資助額再決定是否參與公私營合作。有公院醫生認為可把年輕病人分流至私家市場,紓緩公院壓力。
據醫管局資料,輪候照腸鏡者以九龍西最多,達7594人,其次為新界東7467人,港島西最少,有3657人。
私醫收費5000至1萬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臨牀)、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稱,公立醫院照腸鏡平均輪候至少半年,新界東聯網每日約做40至50宗腸鏡檢查,非緊急個案平均要輪候1年半,加上本身腸胃專科排期平均1年半,即新症要等3年才能照腸鏡,醫生工作量大,甚至要用午飯時間來處理緊急個案。
胡志遠說,長者約佔整體照腸鏡個案七成,其餘為症狀輕微及年輕患者,計及醫護和設備等因素,做一次腸鏡成本最少約4000元,他認為若推行公私營協作,私家市場可接收這班年輕個案,紓緩公院排長龍問題。
私院預約5年倍增
私人執業的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稱,私家照腸鏡只需等一周,近年腸鏡需求大增,據他了解,聖德肋撒醫院每日約有200宗腸鏡檢查,較四五年前約100宗增一倍,養和醫院也由每日30多宗增至現時六七十宗。一次腸鏡檢查成本約2000元,私家收費介乎5000至1萬元,切瘜肉則更貴,他認為仍有空間接收公立醫院病人,若政府推動公私營協作時資助額定於四五千元左右,部分希望吸納病人的私家醫生亦願意參加。
另一外科專科醫生林哲玄則認為,私家照腸鏡收費幅度大,需考慮資助額問題,若政府「拉上補下」,收費貴的醫生未必願意「蝕」住參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