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問題多(未必是壞事,記着wall of worry),但投資者(尤其外資)最擔心的莫過於快速增長的債務問題。一大堆耳熟能詳的數據,7年內中國整體債務翻超過三番,達28萬億美元,Debt/GDP升至282%,比美國的269%還要高。
但這比較可能不公平。發達國家有很多表外的Social health care and pension liabilities(社會醫療及扶貧福利)。例如在美國發生車禍,醫院都會以救人為先,收錢在後。在中國當然聽過不少恐怖故事,如不先交錢,醫院絕對會拒絕接收傷者及緊急病人。有專家估計若把所有社會福利加進去,美國總債務達GDP的400%。
公平與否,很多投資者都認為中國債務泡沫嚴重。最壞收場是泡沫爆破,經濟崩潰,可導致全球衰退。最好的下場可能也只是像日本般的迷失20年,經濟繼續放緩,逐步走向通縮。
經濟放緩臨通縮 減債谷通脹行不通
問題確實嚴重,但政府也不是束手無策。國家減債主要有八招,但針對現今情况,四招有效,四招無效。這一期,先討論無效的四招。
(1)玄門正宗,最正路的減債(Debt/GDP)方法當然是靠經濟增長。但中國現正處結構性增長減慢,所以此路不幸行不通。
(2)更常見,更容易,但比較「鬼祟」的方法是依賴通脹去inflate away the debt。因大部分債務都是定息,所以通脹能減低實際債務負擔。很多國家正努力利用貨幣和財政刺激,及直接貶值來企圖推高通脹。但中國最新CPI為0.8%,PPI更低至-4.3%!通縮已是燃眉之急的危機,何來通脹呢?
希臘證緊縮無效 主動刺破泡沫弊多於利
(3)老外絕對有雙重標準。2008年美國自己發生債務危機,解決方法採取極度寬鬆的凱恩斯政策,基本上新債冚舊債,時間換空間。但當其他國家發生債務危機(如現今希臘及1997年亞洲),IMF等機構都會大義凜然,指摘他們財政不負責任,浪費及貪腐,所以需要懺悔,受罰,痛改前非,採取緊縮政策。但事實證明Austerity(節約)是異常痛苦但無效的。過去四年,希臘財政緊縮了不少,已達primary budget surplus(撇除還息外財政盈餘),但debt/GDP不跌反升,到175%。勒緊的不僅是褲頭,連頸項都快勒到斷氣了!所以我認為中國反貪腐、反浪費其志可嘉,但千萬不要認真的去執行緊縮政策。
(4)老外另一個常見建議是快一點弄個Lehman crisis(雷曼危機)出來。主動刺破泡沫,讓大量企業、銀行以至地方政府破產。憑過去亞洲其他地區的經驗,這種shock therapy(震驚式治療),弊多於利,病人隨時死在手術牀上。我相信在中國銀行實行存保制後,愈來愈多破產重組,但不會是處理債務問題的首選方法。佳兆業(1638)絕非「大到不能倒」,本可不理,但都有人發功去救,可見一斑。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算美國當年也估不到Lehman所引發出的金融海嘯呢!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但這比較可能不公平。發達國家有很多表外的Social health care and pension liabilities(社會醫療及扶貧福利)。例如在美國發生車禍,醫院都會以救人為先,收錢在後。在中國當然聽過不少恐怖故事,如不先交錢,醫院絕對會拒絕接收傷者及緊急病人。有專家估計若把所有社會福利加進去,美國總債務達GDP的400%。
公平與否,很多投資者都認為中國債務泡沫嚴重。最壞收場是泡沫爆破,經濟崩潰,可導致全球衰退。最好的下場可能也只是像日本般的迷失20年,經濟繼續放緩,逐步走向通縮。
經濟放緩臨通縮 減債谷通脹行不通
問題確實嚴重,但政府也不是束手無策。國家減債主要有八招,但針對現今情况,四招有效,四招無效。這一期,先討論無效的四招。
(1)玄門正宗,最正路的減債(Debt/GDP)方法當然是靠經濟增長。但中國現正處結構性增長減慢,所以此路不幸行不通。
(2)更常見,更容易,但比較「鬼祟」的方法是依賴通脹去inflate away the debt。因大部分債務都是定息,所以通脹能減低實際債務負擔。很多國家正努力利用貨幣和財政刺激,及直接貶值來企圖推高通脹。但中國最新CPI為0.8%,PPI更低至-4.3%!通縮已是燃眉之急的危機,何來通脹呢?
希臘證緊縮無效 主動刺破泡沫弊多於利
(3)老外絕對有雙重標準。2008年美國自己發生債務危機,解決方法採取極度寬鬆的凱恩斯政策,基本上新債冚舊債,時間換空間。但當其他國家發生債務危機(如現今希臘及1997年亞洲),IMF等機構都會大義凜然,指摘他們財政不負責任,浪費及貪腐,所以需要懺悔,受罰,痛改前非,採取緊縮政策。但事實證明Austerity(節約)是異常痛苦但無效的。過去四年,希臘財政緊縮了不少,已達primary budget surplus(撇除還息外財政盈餘),但debt/GDP不跌反升,到175%。勒緊的不僅是褲頭,連頸項都快勒到斷氣了!所以我認為中國反貪腐、反浪費其志可嘉,但千萬不要認真的去執行緊縮政策。
(4)老外另一個常見建議是快一點弄個Lehman crisis(雷曼危機)出來。主動刺破泡沫,讓大量企業、銀行以至地方政府破產。憑過去亞洲其他地區的經驗,這種shock therapy(震驚式治療),弊多於利,病人隨時死在手術牀上。我相信在中國銀行實行存保制後,愈來愈多破產重組,但不會是處理債務問題的首選方法。佳兆業(1638)絕非「大到不能倒」,本可不理,但都有人發功去救,可見一斑。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算美國當年也估不到Lehman所引發出的金融海嘯呢!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