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香港自由行成為兩地網絡上的熱門話題,網民的口水戰層出不窮,筆者的社交軟件也遭到一次次刷屏。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2月中旬逾百示威者在沙田驅趕內地遊客;特首梁振英稱將商討收緊「自由行政策」;不少內地網民感到憤怒,他們剪斷港澳通行證,以示不再前往香港旅遊。
其實就事論事,結論應該是比較簡單的。少數極端者驅趕、謾罵內地遊客,肯定是違反道德甚至法律的行為。香港警察也及時出警,制止了事態擴大,沒有任由內地遊客受辱。
但筆者早也認同,自由行政策調整是必要的。香港畢竟只是「小城市」,面積不到台灣的三十分之一,2014年接待了超過4000萬內地遊客,對民衆的生活造成影響。相比之下,台灣去年接待的大陸遊客只有400萬。
不過,對於特區政府來說,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而不是簡單收緊自由行,如發展電子商戶幫助遊客遠程購買;參照韓國濟州島的經驗,發展購物旅遊的外島等。當然,還要通過法律、宣導等方式,減少對旅客的惡意騷擾。
除此之外,包括此次圍繞自由行的爭吵,再回顧這些年來的兩地紛爭,更多話題脫離了就事論事的範疇。筆者以為,還需要釐清一些擴大化的誤區,在討論時劃定界限,才能減少針對群體的惡意,避免造成長遠的隔閡。
首先,不能將極端者擴大為主流民意。謾罵遊客的抗議者,不能代表廣泛港人;如同之前因為教授不用普通話授課,便進行毆打的內地男子,也不能代表內地民衆。
他們都屬於少數的極端者,用身體或言語的暴力處理問題,這與香港的法治環境是格格不入的,不可能得到主流民意認同。相信香港警方能夠迅速處理,兩地民衆不用過於擔心。
第二,不能將網絡言論混同真實民情。無論對於內地還是香港的年輕人來說,社交網絡更多是情緒發泄的場所,比較少有理性的思考。他們謾罵的對象多是想像的產物,與真實情况相差甚遠。
事實上,在香港臉書上討論熱烈的抗議事件,最後往往只有少數人前往;內地網民在網上發泄後,比對一下蘋果手機的價格,還是會央求香港的朋友代購。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阻人搵食要不得。
第三,不能將文化區別擴大為群體歧視。今日內地民衆的出遊「壞習慣」,港人在七八十年代海外出遊時也有發生,不妨多一些寬容;內地遊客要減少「被歧視」的心理,出遊前多做功課,用文明去贏得他人的尊重。
不能將民生衝突政治化
最後,不能將民生衝突政治化。「自由行爭議」是旅遊方面的政策問題,不同群體有各自的利益訴求,內地網民不必急着去扣「港獨」的帽子。至於有香港媒體認為,這是港人對沒有「真普選」不滿,遷怒到自由行的旅客,也是無稽之談。
姑且不論這個提法與事實的差距,民主的目的在於通過溝通妥協,取得最大公約數,如果任意發泄怒氣,不顧商戶、遊客的利益,抗議者所希望的民主,恐怕也不是好的民主吧。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2月中旬逾百示威者在沙田驅趕內地遊客;特首梁振英稱將商討收緊「自由行政策」;不少內地網民感到憤怒,他們剪斷港澳通行證,以示不再前往香港旅遊。
其實就事論事,結論應該是比較簡單的。少數極端者驅趕、謾罵內地遊客,肯定是違反道德甚至法律的行為。香港警察也及時出警,制止了事態擴大,沒有任由內地遊客受辱。
但筆者早也認同,自由行政策調整是必要的。香港畢竟只是「小城市」,面積不到台灣的三十分之一,2014年接待了超過4000萬內地遊客,對民衆的生活造成影響。相比之下,台灣去年接待的大陸遊客只有400萬。
不過,對於特區政府來說,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而不是簡單收緊自由行,如發展電子商戶幫助遊客遠程購買;參照韓國濟州島的經驗,發展購物旅遊的外島等。當然,還要通過法律、宣導等方式,減少對旅客的惡意騷擾。
除此之外,包括此次圍繞自由行的爭吵,再回顧這些年來的兩地紛爭,更多話題脫離了就事論事的範疇。筆者以為,還需要釐清一些擴大化的誤區,在討論時劃定界限,才能減少針對群體的惡意,避免造成長遠的隔閡。
首先,不能將極端者擴大為主流民意。謾罵遊客的抗議者,不能代表廣泛港人;如同之前因為教授不用普通話授課,便進行毆打的內地男子,也不能代表內地民衆。
他們都屬於少數的極端者,用身體或言語的暴力處理問題,這與香港的法治環境是格格不入的,不可能得到主流民意認同。相信香港警方能夠迅速處理,兩地民衆不用過於擔心。
第二,不能將網絡言論混同真實民情。無論對於內地還是香港的年輕人來說,社交網絡更多是情緒發泄的場所,比較少有理性的思考。他們謾罵的對象多是想像的產物,與真實情况相差甚遠。
事實上,在香港臉書上討論熱烈的抗議事件,最後往往只有少數人前往;內地網民在網上發泄後,比對一下蘋果手機的價格,還是會央求香港的朋友代購。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阻人搵食要不得。
第三,不能將文化區別擴大為群體歧視。今日內地民衆的出遊「壞習慣」,港人在七八十年代海外出遊時也有發生,不妨多一些寬容;內地遊客要減少「被歧視」的心理,出遊前多做功課,用文明去贏得他人的尊重。
不能將民生衝突政治化
最後,不能將民生衝突政治化。「自由行爭議」是旅遊方面的政策問題,不同群體有各自的利益訴求,內地網民不必急着去扣「港獨」的帽子。至於有香港媒體認為,這是港人對沒有「真普選」不滿,遷怒到自由行的旅客,也是無稽之談。
姑且不論這個提法與事實的差距,民主的目的在於通過溝通妥協,取得最大公約數,如果任意發泄怒氣,不顧商戶、遊客的利益,抗議者所希望的民主,恐怕也不是好的民主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