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放水空間大 中長期利好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02日 06:35
2015年03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行再度降息,大家自然會擔心出現上次降準翌日,高開後急挫的悲劇。市場反應如何難料,特別是中港兩地皆處於較大阻力區,減息是否能刺激買盤向上突破,難說。但筆者認為,今次減息是確認大寬鬆周期的開始,政策疊加效應下,最終資產價格還是會向上,走上歐美日的老路。


人行寬鬆政策的阻力,一直是地方政府「有錢便任性」,開閘放水便瘋狂投資,谷高GDP以利好仕途。此舉既阻止去槓桿,經濟亦只會更依賴固投。但中央已把地方債務分類處理,相當嚴格,新債發行亦已規範化,再加上沒有了造城運動,於是大家便看到有基建也刺激不了經濟的情况,放水也不會令情况失控,故去年11月便敢於減息。及後股市瘋狂炒上,成交額、融資餘額也破萬億元,但其後中央不斷檢查券商,券商又被禁止銷售傘型信託,銀行資金流入股市的途徑被截斷。人行放水再無後顧之憂,在通脹不足1%、而以19.5%的存準、一年期貸款利率5.35厘,放水空間甚大,對股市甚至樓市的中長期刺激作用不宜低估。


恒指上周五曾突破25,000點,最高見25,101點,但最終又再無功而回,在金管局事先張揚開記者會下,地產股下跌,就連績優的長實(0001)最多達2%的升幅,亦幾乎全數消失。加辣方向仍是收緊按揭成數以及下調供款佔入息比率,仍是以打壓需求為主,究竟對準買家的影響有多大屬未知數,買賣雙方短期難免會先行觀望,發展商推盤亦會受阻或重新部署。但細價樓瘋漲主因是樓市剛需甚強,只要供不應求一天未解決,樓市就很難轉勢,上周受壓的本地地產股若再有沽壓,值得低吸。


細價樓需求大 樓市難轉勢

加辣主要有兩項,主要是將價值700萬港元以下自用住宅物業的最高按揭成數下調最多一成,同時按揭證券公司按保上限由九成降至八成;另第二套自用住宅物業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由現時最高五成調低至四成;在利率壓力測試下的上限由現時最高六成調低至五成。措施作用是增加入市成本,打壓需求,在細價樓呎價直逼藍籌屋苑的狂潮下,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認為是用心良苦的措施,並且能維持銀行體系穩定。


加辣幫倒忙 租金飈壓榨租客

當局加大入市門檻,總會有部分人士因而未能上車,但他們總不成瞓街,買不到便要租。因此,措施或許能令樓價升勢放緩,但卻同時會刺激租務市場需求。若租金偏強,樓價會下跌嗎?肯定不會。要注意的是,措施並非打壓所有人買樓,只是將財力不足的人士趕走,能隨時付出數百萬元首期的富裕階層,上車便絕無問題。在樓市始終供不應求下,樓價難以下跌,整個遊戲只是富裕人士才能受惠,不斷從租金上壓榨上不到車的租樓人士。


另外,發展商相對二手市場亦更具競爭力,可提供更多優惠和更輕鬆的付款方式,例如二按,買家會更加青睞新盤。最終發展商會因加辣而受惠還是受害,仍是未知數。對於上周五尾市本地地產股的沽壓,筆者亦覺得意外,因為每次辣招後樓市未幾便又破頂,毫無作用,同時新盤依然「很好賣」,往往幾天便售罄,加價加推亦被搶購一空,加辣只是幫倒忙。若短期銷情因措施而略為放緩,股價進一步受壓,原本就較資產淨值折讓不少的本地地產股,值得低吸。


地產股再跌 值得低吸

客觀來看,恒指一個月之內已3度試破25000點關口,筆者覺得市場高位趨於保守但也並不悲觀,兩度回落均很快便再次試頂。相對於去年第3季的3頂不破後大跌,今次中資股其實已高於當時水平達10%,其實已盡了本分,只是匯控(0005)較當時跌了15%,以及兩隻油股重挫,抵消了中資股的貢獻。展望後市,靠什麼來破關很難估計,可能是強者續強,又或是內銀起動,往下看,要強股如績優的友邦(1299)、憧憬受惠寬鬆政策的內險、廣告收入潛力巨大的騰訊(0700)等大幅回落,可能性微,就算是失去動力的內銀股,由於呆壞帳問題早被市場消化,估值也不過分,亦應不會拖累恒指,故就算破關不成亦難大跌,還是要維持一定持股量。


大市方面,25,000點再次得而復失,此關是金融海嘯後難以踰越的阻力,對投資者有一種無形的心理障礙,每到達此水平,多寧願轉趨觀望或轉炒個股,甚至乾脆減持候低再吸。上周五內地亦見此現象,炒作熱點百花齊放,通訊、國防軍工、傳媒、計算機、電氣設備、鋼鐵等板塊強勢,而券商、銀行、工程機械、汽車、保險等板塊則微跌,臨近3400點大家都轉趨保守。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