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非牟利組織這類機構投資者與一般的散戶很不一樣。散戶無論多進取,都是厭惡風險或損失,非牟利組織則是風險中立。散戶總有回到上帝懷抱的一天,投資年期有限,非牟利組織則是生存無盡期的going concern。因此非牟利組織的投資自由度更大而非更小。非牟利組織的投資考慮主要是法例及每年經費需要。
從前只考慮法例及經費需要
美國的非牟利組織投資方法一直落在歐洲之後,肇因是法例落伍。美國的信託法是規管家族信託及非牟利組織(包括慈善機構、大學教育儲備、公益組織)投資的依據,信託法有所謂精明人守則的要求,這守則源於1830年的法庭判決,要求每項投資都不能虧蝕,因此只能做銀行存款、買國債及優質藍籌股公司的債券。非牟利組織每年只能動 用投資收入,本金縱升了也不能減持套現。
1940年代美國大蕭條引致債市、股市大崩圍,衝擊債券安全的想法。1960年代通脹出現,債券利息收入追 不上組織開支所需,非牟利組織要求美國政府修改信託法例的聲音日增。福特基金會在1967年找來兩位法律教授為現有法例把脈,兩名學者在1969年發表名為《The Law and the Lore of Endowment Funds》的報告,抨擊信託法不能用在非牟利組織,提出資產增值部分符合收入的定義。
同年福特基金會還發表名為《Managing Educational Endowments》的報告。這個稱為Barker Report的報告比較15家大學教育儲備、21隻隨機抽取的均衡基金、投資股票為主的羅徹斯特大學教育儲備(羅大是由金融學教授擔任投資委員會成員)及10隻增長基金,在1959至1968年的投資回報。分析結果是15家大學回報最低,只及羅大六成,羅大則與增長基金差不多,平均年回報14.4%。這兩份報告挑戰美國非牟利組織的投資法例及理念,加上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漸受投資業界接受及認同,美國各州政府紛紛修改法例,新加簡稱UMIFA的機構投資統一 管理法,又修改精明人守則的定義,容許以總回報為理念的投資。
准買高風險資產 提高回報
總回報投資關注的不是個別投資項目的風險,而是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投資回報不單來自利息、股息及租金收入,亦來自資本增值。投資組合不應單一,應合理分佈在不同資產類別及不同市場。諾貝爾基金會能夠從1901年成立時的980萬美元,壯大至2006年的5.2億美元,轉捩點是1953年決定容許基金投資股票及房地產等高風險項目。今天耶魯、哈佛等大學教育儲備能每年做到15%至20%回報,提供大學每年約25%經費所需,亦是1970年代後改變投資理念的成果。香港法例規限少,投資機會多,公益機構應善用資源,妥善投資,壯大實力。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從前只考慮法例及經費需要
美國的非牟利組織投資方法一直落在歐洲之後,肇因是法例落伍。美國的信託法是規管家族信託及非牟利組織(包括慈善機構、大學教育儲備、公益組織)投資的依據,信託法有所謂精明人守則的要求,這守則源於1830年的法庭判決,要求每項投資都不能虧蝕,因此只能做銀行存款、買國債及優質藍籌股公司的債券。非牟利組織每年只能動 用投資收入,本金縱升了也不能減持套現。
1940年代美國大蕭條引致債市、股市大崩圍,衝擊債券安全的想法。1960年代通脹出現,債券利息收入追 不上組織開支所需,非牟利組織要求美國政府修改信託法例的聲音日增。福特基金會在1967年找來兩位法律教授為現有法例把脈,兩名學者在1969年發表名為《The Law and the Lore of Endowment Funds》的報告,抨擊信託法不能用在非牟利組織,提出資產增值部分符合收入的定義。
同年福特基金會還發表名為《Managing Educational Endowments》的報告。這個稱為Barker Report的報告比較15家大學教育儲備、21隻隨機抽取的均衡基金、投資股票為主的羅徹斯特大學教育儲備(羅大是由金融學教授擔任投資委員會成員)及10隻增長基金,在1959至1968年的投資回報。分析結果是15家大學回報最低,只及羅大六成,羅大則與增長基金差不多,平均年回報14.4%。這兩份報告挑戰美國非牟利組織的投資法例及理念,加上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漸受投資業界接受及認同,美國各州政府紛紛修改法例,新加簡稱UMIFA的機構投資統一 管理法,又修改精明人守則的定義,容許以總回報為理念的投資。
准買高風險資產 提高回報
總回報投資關注的不是個別投資項目的風險,而是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投資回報不單來自利息、股息及租金收入,亦來自資本增值。投資組合不應單一,應合理分佈在不同資產類別及不同市場。諾貝爾基金會能夠從1901年成立時的980萬美元,壯大至2006年的5.2億美元,轉捩點是1953年決定容許基金投資股票及房地產等高風險項目。今天耶魯、哈佛等大學教育儲備能每年做到15%至20%回報,提供大學每年約25%經費所需,亦是1970年代後改變投資理念的成果。香港法例規限少,投資機會多,公益機構應善用資源,妥善投資,壯大實力。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