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從家裏出門,在升降機裏按G字到地面;走幾步,推門踏進商場,玻璃門上,印上商場名稱和裝飾線條;穿過商場,嘟卡入閘,乘地鐵後再轉巴士,在車站呆等之際,眼光呆滯地落在身旁的燈箱廣告——慢着,把臉湊近燈箱,第一次仔細端詳廣告上的顏料,一層蓋着一層,原來這種廣告,好有質感!這叫做絲網印刷,香港印刷業興盛之時,是常用的印刷技術;我們的四周,升降機裏的按掣、玻璃噴字、燈箱廣告,都是絲印。不過當工廠北移,愈來愈少人懂得這技術了。直至近年,藝術家、設計師興起用絲印創作,像一九八○年代的Andy Warhol做了金寶湯的畫而成名一樣。這次,本土漫畫家楊學德也加入行列,他穿起工作服、在工廠裏拿起絲網上色,把漫畫轉化成絲印畫作,究竟是什麼回事?
在工廠大廈的工作室裏,幾張大型工作桌後,有個用來冲洗絲網的大鋅盆,接駁着的是高壓水喉,旁邊是個暗黑的房間,裏面有一個燈箱桌,還有一部巨型的曬版機。這些全是絲網印刷要用到的設備,難怪阿德說,對上一次做絲網印刷,已是求學的年代,擱置了十多二十年,「平時在家裏,不可能做,哪有地方有這樣完善的設備」。
一直以來,阿德擅長用水彩畫漫畫,一個故事通常用三四十格來表達,今次他受香港版畫工作室邀請,用絲印創作十幅大約A3大小的作品,起初也有猶豫:「難度很高,但最後還是答應了,想接受挑戰。」阿德畫的十幅作品,都是夢,這些夢境,他其實在過往的漫畫也有畫過。雖有三個月時間創作,但原來動起手來,真的不容易,「真的與畫畫不同!」阿德所說的挑戰,除了是他要把本來用幾十格來表達的故事濃縮在一個畫面呈現,最大挑戰是他要為了絲印的操作特性,事先要考慮周全,畫的次序、層次要早就規劃,「完全把我一直以來畫漫畫的思考方式倒轉了」。
把完整的東西再拆解
絲印的原理,是把圖像曬在塗有感光漿的絲網上,曬版後,絲網上沒有圖像的地方,會被感光漿堵塞,有圖像的地方,則有小孔可以讓顏料穿透。在正式印刷時,只要把顏料髹在網上,就可以把圖像印在下面的畫紙。由於一次只能塗上一層顏料,若畫作有幾種顏色,就要分幾次上色。阿德的方法,就是先畫好畫作,然後用電腦把圖像分成幾層,每層一種顏色、一種圖像,輸出後逐一曬成絲網,一層一層印出作品。「所以在畫的時候,已事先想好整幅畫的佈局,顏色怎樣拆、層次怎樣分,是把完整的東西,再拆解。不像平日畫畫般,一層一層建構上去就完成。」而且,阿德平日用的技巧都要轉變,例如水彩畫,顏色可以漸變,但絲印不能,一層的顏色,黑就黑,白就白。
逐層上色 存變數卻添人氣
雖然不簡單,雖然他笑說自己的手勢還是很生硬,但他看來嫌挑戰未夠大,還在這之上不停挑戰自己。做絲網印刷,他最喜歡就是一層層顏料造成的質感,「這比起柯式印刷,靚好多」。顏料逐層加上去,因為始終是用手上色,而不是用機器,每一次用刮刀上色,力度、速度、顏料濃稠度,都存有變數,這種變數又讓作品多添一點人氣,「有手勢,就有人氣」。而當兩種顏色相遇,畫紙上不止有兩種顏色,是三種,「例如本來有黃,然後加上藍色,重疊的地方會呈一點綠。」阿德起初的作品,有四五種顏色,但始終每一層都是工序,覺得省一種顏色、省一點工序,只要有層次感,其實也可以很美。「我想嘗試用更少顏色,如果可以做出層次感的話,難度很高!」
★《鱷魚小巴》
夢境?
「正坐着一架小巴,雖然車廂很深很遠,但我直覺這是一個紅van,十六座,坐滿人。我坐在司機位後面,隔籬坐着一個阿姐。我向後望,小巴佈滿鱷魚,地上、車頂,繞着人。但牠們是靜態的,沒有咬人,這不是噩夢,沒有驚恐感覺,但畫面很奇怪,充滿壓迫感。後來,落車後,在一個廁所裏的窗向外望時,看見對面單位有個女性在換內衣。」
方法?
這個夢,阿德本來已用漫畫的形式,一格一格地把用說故事的方式重現,現在要合成為一幅畫,阿德說難度很高。這幅畫,他畫的方式是把夢境的場景拆散再重組。我問他,畫作名稱叫《鱷魚小巴》,為什麼只見鱷魚,沒有小巴?「有!只不過拆散了。這裏有倒後鏡,下面有個車轆,後面有車頂的路線牌。」那麼,為什麼有裸女?「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若連衣服也畫,個畫面會太複雜。」
顏色?
「我好有印象,個夢境的tone是橙色的。鱷魚是綠色,人是彩色。」
★《土牢歡迎你》
夢境?
「去了一個像中世紀的地方,那不是古堡,像是歐式大宅,我睡在牀上,那張牀,有垂簾的那種,所以我覺得自己在夢裏該是個貴族。突然,幾聲炮聲,有衛兵來捉了我和太太。我們沿着樓梯走下去,到了地牢,看見有其他貴族,看來對我們是不利的,其他在地上的人,看來也是被捉來的,我們就與他們互相安慰,說『希望不會出事吧』。」
方法?
相比起《鱷魚小巴》,這個夢雖然也在漫畫呈現過一次,不過這次他不是把夢境拆散重組,而是抽取其中一個具代表性的場景來呈現。
顏色?
「我覺得,這幅畫不用太多顏色,黑和紅就夠了。黑,代表暗黑;紅,代表那種危急的氣氛。」
★《大豹屙尿》
夢境?
「我真的見到一隻雪豹,在對付夢裏的人。我在場的,但好像是躲起來了,所以牠沒有傷害我,不過,我記得牠在我的頭頂小便,淋落我度。」
方法?
畫作裏,雪豹站着吸煙,但其實阿德在夢裏的畫面不是這樣的,他是用了擬人法,把雪豹呈現。「那可能不是一隻豹,可能是我恐懼的一種東西,一種擔心,一種壓力。」
顏色?
用黃色來畫豹,很正路,而四周的花,阿德說夢境裏也有不同植物,不過他只畫了花,「裝飾性強一點」。
■做版畫過程
(1)曬版
在絲網上髹上感光漿,乾了以後,與畫有圖像的膠片一同放在曬版機上層。曬版機頂蓋是一塊可以抽真空的膠布,可以把膠片與絲網壓實。機底有UV燈,被膠片上黑色圖像遮蓋的部分,由於沒有被UV曬中,感光漿沒起化學作用,曬燈後,用水冲洗,那些部分的感光漿會被冲洗掉。到正式印畫時,在絲網髹上顏料,顏料就可以穿透這些部分,印在下面的畫紙上。
(2)對位
先把絲網用夾固定在桌上,絲網下把畫紙固定,畫紙與絲網要對準位置。阿德這幅畫有三層顏色,早前已掃上第一層顏色(泥黃色),正準備上第二層顏色。
(3)備顏料
上色用的是水溶絲印油墨。
(4)先髹一次
先在絲網上髹次油墨,讓顏料分佈均勻。
(5)上色
正式上色,把刮刀由上至下拉一下便行。阿德說,拉這一下也很有學問,絲印師傅曾教他,用力的位置不是前臂,而是後臂、膊頭,和全身。
(6)完成
第二層顏色完成,風乾後可以再上第三層顏色。
版畫∼複印雛型
版畫,其實就是用印刷的方法作畫。作為媒介的「版」,可以是石碑、木板等。起初,印刷或版畫只是一種着重功能性的技術,它可以把要傳播的信息更快捷地複印、運送、攜帶及展示,例如宗教典籍如佛經,又或者戰爭時期大量印刷的革命漫畫。工業革命時期,絲印為工廠重要的印刷方法,除了廣泛應用在商業上外,還是藝術家的創作方法,十九世紀,絲網版畫在美國誕生,二十世紀初,第一張用攝影製版的絲網版畫出現。六○年代,Pop Art大師Andy Warhol的經典作「金寶湯」、「瑪麗蓮夢露」等,都是絲印藝術的經典。
■「Pop Up Press! #2﹕楊學德+英國Nobrow Press」展覽
日期﹕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
地點﹕中環遮打花園
時間﹕中午十二時至晚上八時
■「Pop Up Press!」工作坊(暫定)
日期﹕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
時間﹕下午二時至六時
查詢﹕23191600
文/ 陳嘉文
圖/ 葉家豪、受訪者提供
編輯/何錦源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在工廠大廈的工作室裏,幾張大型工作桌後,有個用來冲洗絲網的大鋅盆,接駁着的是高壓水喉,旁邊是個暗黑的房間,裏面有一個燈箱桌,還有一部巨型的曬版機。這些全是絲網印刷要用到的設備,難怪阿德說,對上一次做絲網印刷,已是求學的年代,擱置了十多二十年,「平時在家裏,不可能做,哪有地方有這樣完善的設備」。
一直以來,阿德擅長用水彩畫漫畫,一個故事通常用三四十格來表達,今次他受香港版畫工作室邀請,用絲印創作十幅大約A3大小的作品,起初也有猶豫:「難度很高,但最後還是答應了,想接受挑戰。」阿德畫的十幅作品,都是夢,這些夢境,他其實在過往的漫畫也有畫過。雖有三個月時間創作,但原來動起手來,真的不容易,「真的與畫畫不同!」阿德所說的挑戰,除了是他要把本來用幾十格來表達的故事濃縮在一個畫面呈現,最大挑戰是他要為了絲印的操作特性,事先要考慮周全,畫的次序、層次要早就規劃,「完全把我一直以來畫漫畫的思考方式倒轉了」。
把完整的東西再拆解
絲印的原理,是把圖像曬在塗有感光漿的絲網上,曬版後,絲網上沒有圖像的地方,會被感光漿堵塞,有圖像的地方,則有小孔可以讓顏料穿透。在正式印刷時,只要把顏料髹在網上,就可以把圖像印在下面的畫紙。由於一次只能塗上一層顏料,若畫作有幾種顏色,就要分幾次上色。阿德的方法,就是先畫好畫作,然後用電腦把圖像分成幾層,每層一種顏色、一種圖像,輸出後逐一曬成絲網,一層一層印出作品。「所以在畫的時候,已事先想好整幅畫的佈局,顏色怎樣拆、層次怎樣分,是把完整的東西,再拆解。不像平日畫畫般,一層一層建構上去就完成。」而且,阿德平日用的技巧都要轉變,例如水彩畫,顏色可以漸變,但絲印不能,一層的顏色,黑就黑,白就白。
逐層上色 存變數卻添人氣
雖然不簡單,雖然他笑說自己的手勢還是很生硬,但他看來嫌挑戰未夠大,還在這之上不停挑戰自己。做絲網印刷,他最喜歡就是一層層顏料造成的質感,「這比起柯式印刷,靚好多」。顏料逐層加上去,因為始終是用手上色,而不是用機器,每一次用刮刀上色,力度、速度、顏料濃稠度,都存有變數,這種變數又讓作品多添一點人氣,「有手勢,就有人氣」。而當兩種顏色相遇,畫紙上不止有兩種顏色,是三種,「例如本來有黃,然後加上藍色,重疊的地方會呈一點綠。」阿德起初的作品,有四五種顏色,但始終每一層都是工序,覺得省一種顏色、省一點工序,只要有層次感,其實也可以很美。「我想嘗試用更少顏色,如果可以做出層次感的話,難度很高!」
★《鱷魚小巴》
夢境?
「正坐着一架小巴,雖然車廂很深很遠,但我直覺這是一個紅van,十六座,坐滿人。我坐在司機位後面,隔籬坐着一個阿姐。我向後望,小巴佈滿鱷魚,地上、車頂,繞着人。但牠們是靜態的,沒有咬人,這不是噩夢,沒有驚恐感覺,但畫面很奇怪,充滿壓迫感。後來,落車後,在一個廁所裏的窗向外望時,看見對面單位有個女性在換內衣。」
方法?
這個夢,阿德本來已用漫畫的形式,一格一格地把用說故事的方式重現,現在要合成為一幅畫,阿德說難度很高。這幅畫,他畫的方式是把夢境的場景拆散再重組。我問他,畫作名稱叫《鱷魚小巴》,為什麼只見鱷魚,沒有小巴?「有!只不過拆散了。這裏有倒後鏡,下面有個車轆,後面有車頂的路線牌。」那麼,為什麼有裸女?「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若連衣服也畫,個畫面會太複雜。」
顏色?
「我好有印象,個夢境的tone是橙色的。鱷魚是綠色,人是彩色。」
★《土牢歡迎你》
夢境?
「去了一個像中世紀的地方,那不是古堡,像是歐式大宅,我睡在牀上,那張牀,有垂簾的那種,所以我覺得自己在夢裏該是個貴族。突然,幾聲炮聲,有衛兵來捉了我和太太。我們沿着樓梯走下去,到了地牢,看見有其他貴族,看來對我們是不利的,其他在地上的人,看來也是被捉來的,我們就與他們互相安慰,說『希望不會出事吧』。」
方法?
相比起《鱷魚小巴》,這個夢雖然也在漫畫呈現過一次,不過這次他不是把夢境拆散重組,而是抽取其中一個具代表性的場景來呈現。
顏色?
「我覺得,這幅畫不用太多顏色,黑和紅就夠了。黑,代表暗黑;紅,代表那種危急的氣氛。」
★《大豹屙尿》
夢境?
「我真的見到一隻雪豹,在對付夢裏的人。我在場的,但好像是躲起來了,所以牠沒有傷害我,不過,我記得牠在我的頭頂小便,淋落我度。」
方法?
畫作裏,雪豹站着吸煙,但其實阿德在夢裏的畫面不是這樣的,他是用了擬人法,把雪豹呈現。「那可能不是一隻豹,可能是我恐懼的一種東西,一種擔心,一種壓力。」
顏色?
用黃色來畫豹,很正路,而四周的花,阿德說夢境裏也有不同植物,不過他只畫了花,「裝飾性強一點」。
■做版畫過程
(1)曬版
在絲網上髹上感光漿,乾了以後,與畫有圖像的膠片一同放在曬版機上層。曬版機頂蓋是一塊可以抽真空的膠布,可以把膠片與絲網壓實。機底有UV燈,被膠片上黑色圖像遮蓋的部分,由於沒有被UV曬中,感光漿沒起化學作用,曬燈後,用水冲洗,那些部分的感光漿會被冲洗掉。到正式印畫時,在絲網髹上顏料,顏料就可以穿透這些部分,印在下面的畫紙上。
(2)對位
先把絲網用夾固定在桌上,絲網下把畫紙固定,畫紙與絲網要對準位置。阿德這幅畫有三層顏色,早前已掃上第一層顏色(泥黃色),正準備上第二層顏色。
(3)備顏料
上色用的是水溶絲印油墨。
(4)先髹一次
先在絲網上髹次油墨,讓顏料分佈均勻。
(5)上色
正式上色,把刮刀由上至下拉一下便行。阿德說,拉這一下也很有學問,絲印師傅曾教他,用力的位置不是前臂,而是後臂、膊頭,和全身。
(6)完成
第二層顏色完成,風乾後可以再上第三層顏色。
版畫∼複印雛型
版畫,其實就是用印刷的方法作畫。作為媒介的「版」,可以是石碑、木板等。起初,印刷或版畫只是一種着重功能性的技術,它可以把要傳播的信息更快捷地複印、運送、攜帶及展示,例如宗教典籍如佛經,又或者戰爭時期大量印刷的革命漫畫。工業革命時期,絲印為工廠重要的印刷方法,除了廣泛應用在商業上外,還是藝術家的創作方法,十九世紀,絲網版畫在美國誕生,二十世紀初,第一張用攝影製版的絲網版畫出現。六○年代,Pop Art大師Andy Warhol的經典作「金寶湯」、「瑪麗蓮夢露」等,都是絲印藝術的經典。
■「Pop Up Press! #2﹕楊學德+英國Nobrow Press」展覽
日期﹕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
地點﹕中環遮打花園
時間﹕中午十二時至晚上八時
■「Pop Up Press!」工作坊(暫定)
日期﹕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
時間﹕下午二時至六時
查詢﹕23191600
文/ 陳嘉文
圖/ 葉家豪、受訪者提供
編輯/何錦源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