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以腿為筆 踐踏美學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28日 20:35
2015年02月28日 20: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的Art Basel香港藝術展提早在下月中舉行,屆時中外著名藝術家作品將濟濟一堂。其實,同期另有不少各具特色的藝術展舉行,例如香港蘇富比舉辦的「亞洲前衛藝術」雙聯展售會,帶來影響了約半個世紀的日韓抽象藝術大師作品,讓大家一起重溫這段有特別意義和價值的亞洲藝術歷史。


為何《收藏版》重點介紹這個日韓雙聯展?原因是Art Basel香港期間(3月15至17日),大大小小的藝廊及拍賣行也舉行不同主題的展售會,但大多只以三數個藝術家作品為主,主題也較鬆散。相對地,「亞洲前衛藝術」雙聯展便有濃厚的亞洲藝術文化歷史意義。


雙聯展分兩部分,包括日本藝術家「具體派傳奇」及韓國藝術家「韓國單色美學」,匯集9位日本及6位韓國戰後抽象藝術家的作品。日本代表包括白髮一雄、田中敦子、上前智祐、吉原治良、元永定正、向井修二、前川強、鷲見康夫及松田豐;韓國代表則包括金煥基、李禹煥、朴栖甫、河鍾賢、鄭昌燮及鄭相和,合共逾50件作品。於亞洲地區來說,如此大規模的日韓前衛藝術展可說是首次,同類型的大多在倫敦、巴黎、紐約等舉行,對研究及收藏這些戰後日韓抽象藝術家作品的人來說,是難得的機會。


探索戰後復興後殖民身分建立

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亞洲區高級經理及董事林家如(Evelyn)說﹕「近年,國際藝術界紛紛將目光投向日本及韓國戰後抽象藝術,如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和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過相關藝術發展的專題展覽,令兩者在亞洲以至全世界的關注度日益增加。日韓抽象藝術於1950年代戰後和後殖民時期興起,兩者以迥異的角度探索抽象主義、身分的建立及復興。由創始至今,這些藝術家大膽創新和獨特的風格均備受各方肯定。」


這批戰後作品,另有着不可取代的藝術歷史價值。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專家何善衡(Jacky)﹕「這些作品在五六十年代出現時,業界反應一般,但九十年代末至二千年初,藝術評論家及收藏家驀然覺得,原來當年的日韓抽象主義藝術家已非常大膽創新,而其後至今的大部分亞洲藝術家,也深受其影響。」


以身體繪畫 白髮一雄屬「具體派」先峰

Jacky更指出,戰後抽象藝術主義已進化成抽象表現(Abstract Expressionism),繪畫不限於形式,更會加入各種載體。法國著名的抽象表現藝術家Yves Klein(見另稿),於1958年利用身體作畫具,但日本抽象主義代表派系「具體派」(Gutai)的白髮一雄,比前者更早用身體作媒體,更延伸到以一種特定不規則動作或舞蹈形式來繪畫,說明了當時日本藝術家的創新和大膽,不下於當時主流的歐洲藝術家,不少藝評人更認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日本藝術家「具體派傳奇」】

•Onkurodanau Unjaku

藝術家﹕白髮一雄(1994年作、油畫畫布、194×130.3cm)

白髮一雄擅長運用身體各部分繪畫,包括用自己雙腳作畫筆的這幅畫作,將行為藝術延伸到油畫藝術的領域。去年6月3日巴黎蘇富比拍賣會中,白髮一雄的Gekidou Suru Aka(183×229cm),以約530萬美元(約4110萬港元)成交,從此可比較到這幅畫的大約價值。


•97D

藝術家﹕田中敦子(1997年作、合成樹脂漆畫布,146×112.6cm)

田中敦子的經典行為藝術,包括曾做出一條裙子,然後以舞蹈表演。雖然她於2005年去世,但作品價值一直被低估,現在一幅約20萬美元(約155萬港元)起。


【韓國藝術家「韓國單色美學」】

•20-V-69 #94

藝術家﹕金煥基(1969年作,油畫畫布,77×126.4cm)

金煥基是韓國抽象藝術先驅,其早期作品融合幾何圖形和韓國傳統圖像,漸漸演變成純抽象風格;後期專注運用圓點、線條及單色作畫。2010年於韓國一場拍賣會,Les natures immortelles(127.5×103.2cm)以約173萬美元(約1340萬港元)成交。


•《從點》

藝術家﹕李禹煥(1978年作,礦物顏料、膠水畫布,72.5×60.5cm)

作為「物派」(Monoha)的重要一員,李禹煥強調物質本身及物件之間的關係。其代表作品系列如《從點》(From Point)等,曾於不少重要美術館展出,包括古根漢美術館(2011年)。2012年則以約220萬美元(約1716萬港元)拍出一幅比這幅更大的畫。


•《結合77-10》

藝術家﹕河鍾賢(1977年作,油畫麻布,120×165cm)

河鍾賢是韓國單色畫派的核心人物,創作過程並非單純在布上繪畫,作品展示出畫家獨特的「背押法」,即把厚厚的顏料塗在畫布背面,再經按壓使顏料穿透布面紋理滲透到畫面表層,形成恍若自然構成的圖案。河鍾賢的作品,最高曾以約50萬美元(約390萬港元)賣出。


韓裔藝術家:法國風影響深

本身是韓國藝術家的趙顯才,於十多年前嫁給香港著名藝術家「蛙王」郭孟浩,之後留港,成為本地藝術家。


「二戰後,日本的抽象畫藝術家比韓國的多,因為戰後日本復元速度較韓國快。不同的是,部分韓國藝術家,如金煥基、河鍾賢曾到法國交流及創作,將新抽象畫風格帶回韓國,對後來1970年代冒起的韓國藝術家有很大影響,其中河鍾賢更在1969年與志同道合者組成『韓國前衛藝術協會』,將新抽象畫風發揚光大。」


【施展「渾身解數」 畫作更多變】

Yves Klein是戰後歐洲藝壇的重要人物,1958年秋天他在一個裸女身上塗滿他調校的藍色油彩(Yves Klein Blue),然後她用身體於畫布上做出不同動作而產生圖像,Yves Klein稱之為「Living Brushes」(圖9)。


但其實日本的白髮一雄,約於1954年已用身體繪畫。其作畫風格特別,除了用腳游走畫布,又繫一條繩於天花,然後拉着繩以腳繪出更有勁的弧位,讓畫作組織更多變化(圖10)。


熱誠大膽風格 具體派破舊立新

具體派(Gutai)由日本藝術家吉原治良於1954年創立,全盛時期有59個藝術家會員。以二戰後新浪潮藝術創作為宗旨,打破舊有規格,運用多媒體裝置作品、行為及戲劇等各式創作和表現方式,以熱誠、大膽表達不同藝術風格,包括象徵脫離戰爭時的極權主義之抽象藝術。1972年,吉原治良辭世,具體派解散,但其藝術家依然活躍藝術界。


■香港蘇富比「亞洲前衛藝術」雙聯展

展期﹕3月13至27日

時間﹕中午12:00至下午6:00(3月13日)

早上10:00至下午6:00(周一至五)

早上11:00至下午5:00(周六日)

地點﹕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5樓「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查詢﹕2822 5566

備註﹕所有作品價格由3萬至200多萬美元不等;韓國藝術家朴栖甫及河鍾賢將會來港參加3月13日的開幕禮

文:簡一鋒

編輯:譚詠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