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升123點,收報24902點,成交金額827億元。A股先跌後升,首個交易日消化了節前偷步買貨帶來的沽壓後,重磅國企再度發力,人行主管的《金融時報》發文認為要應對通縮,市場對減息降準的預期大增,中資金融股強勢,H股中保險股最強,中壽(2628)、財險(2328)、人保(1339)攜手破頂。另外,兩會行情持續,環保股、水務股、一帶一路亦起飛。長實(0001)及和黃(0013)業績勝預期,按主席李嘉誠的口吻,重組很可能只是交棒的首個階段,未來尚有一連串計劃,整個集團將會進入一個新台階,現價仍可以買。
《金融時報》2月26日刊發題為《當前形勢下對貨幣金融政策的建議》一文,指貨幣政策要維持流動性的適度充裕,下一階段,為應對通縮的可能,央行應對法定準備金率、基準利率等傳統工具,進行適時、適度調整,保持適度的流動性。文章反映人行對通縮已保持高度警惕,而昨日亦意外地進行380億元人民幣14天期逆回購操作,本周將淨回籠1420億元人民幣。但持續提供短錢難以降低全社會融資成本,減息降準在所難免,當中降準又會更為有效,事關增加流動性後,銀行間便毋須高息搶錢,理財產品利率便有下降壓力。當然,要真正治本還得清理呆壞帳,債務不再無限期延展佔用資金,騰出資源服務中小企、民企,才能讓融資成本永久下降。
上證交投破3000億
無論如何,文章還是再度激起市場對寬鬆政策的熱情,A股融資餘額4連降後,雖然要到今天才有最新數據,但昨日成交金額卻明顯增加,上證指更是2月5日、降準高開後急瀉以來首度突破3000億元。港股方面,升市確認信號股——港交所(0388)亦跑贏大市升1.3%,收報179.9元,感覺上似要破位。另外,如筆者早前所言,整個市底均在轉強,只是股指仍在整固當中,機會率向上多於回落,而全市高於50天線的股份比率,經已創出9連升。能否一口氣突破25,000點機會不低,但就算未能成功,市况也可轉炒個股。
購O2後 長和可「坐喺度收錢」
長和系業績勝預期,在油價下跌、歐元貶值、出售屈臣氐令攤佔利潤減少之下,表現相當出眾,由港口、零售、基建到零售皆錄得不俗增長,當中尤以電訊表現強勁,歐洲3業務之EBITDA及EBIT分別升31%及42%,當集團向Telefónica收購O2UK交易完成後,屆時港口、基建、零售及電訊合共佔集團EBIT將達70%至80%,名副其實「坐喺度收錢」。
超人作驚天大收購非奇事
超人明言正部署接棒和退休的問題,他一再重申會帶領集團邁向一個新台階才退下來,言下之意是否重組後便卸任?有這個可能,但超人整整22個月因系內醞釀太多動作而沒有增持股份,筆者認為絕不僅僅是重組和收購O2,交易料陸續有來,而以和黃不足25%的淨負債比率,外加每年近1000億港元的現金流,掃貨能力相當強,若說有驚天大收購,規模足以拉升EBITDA 20%至30%甚至更高,絕非奇事。券商給予高達180元的目標價,未必事出無因。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