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被質疑財務做假的中金再生(0773)難逃清盤命運,昨日原訟法庭頒令將中金再生清盤,為證監首次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12條,將一間上市公司清盤。證監會指,中金再生偽造了大量橫跨中美的虛假付運及帳目,其中2012年聲稱向供應商支付的24億美元(約187.2億港元),竟有98%屬虛假交易,計劃放肆且不誠實。
明報記者 葉浩霖
沽空研究機構Glaucus在2013年1月28日發報告,質疑中金再生的營運及財務,及後證監會在2013年7月26日首次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212條,直接入稟申請將中金再生清盤,並委任臨時清盤人。據之後案情披露,中金再生在2009年6月上市不足半年,當時的財務總監王學良便已辭任,證監隨即已進行調查。
上市不足半年已受查
證監昨日指,中金再生是利用其在澳門的離岸附屬公司中環鋼鐵作為管道,偽造巨額利潤。其中中環鋼鐵在2012年,聲稱向美國和香港的主要供應商支付431筆總值約24億美元的款項,款項當中約98%資金轉交了聲稱的客戶,最後透過多個銀行帳戶回流中環鋼鐵澳門。
中金再生在2007年至2013年聲稱開出的約1042份提單中,當中絕大部分均為偽造,沒有真正運送廢金屬。該公司在2007年至2009年間的總收益就誇大了46%或超過80億港元,毛利則誇大72%或超過10億港元。
毛利曾誇大72% 涉逾10億
證監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Mr Mark Steward)指,「這是一項放肆及不誠實的計劃,利用在世界各地設立的多個秘密代名人來欺騙香港投資者及債權人,令他們相信這間公司具有根本並不存在的往績和表現」。
證監會指出,而且在首次公開招股,甚至是證監展開調查後,造假的金額及複雜程度更加變本加厲。施衛民則稱,證監會繼續追查行動,以打擊同類型的企業失當行為,又表示就中金再生的調查工作仍未中止。
施衛民:中金再生調查未中止
另外,據傳媒報道,代表62名合共持股約0.89%中金再生小股東的律師昨日曾經要求押後清盤案,聲稱內地製船商「江蘇新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願意當白武士,已提出4億港元的重組方案,當中包括以3.43億元向小股東提出全面收購。不過,法官最終拒絕押後案件並發出清盤令。
明報記者 葉浩霖
沽空研究機構Glaucus在2013年1月28日發報告,質疑中金再生的營運及財務,及後證監會在2013年7月26日首次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212條,直接入稟申請將中金再生清盤,並委任臨時清盤人。據之後案情披露,中金再生在2009年6月上市不足半年,當時的財務總監王學良便已辭任,證監隨即已進行調查。
上市不足半年已受查
證監昨日指,中金再生是利用其在澳門的離岸附屬公司中環鋼鐵作為管道,偽造巨額利潤。其中中環鋼鐵在2012年,聲稱向美國和香港的主要供應商支付431筆總值約24億美元的款項,款項當中約98%資金轉交了聲稱的客戶,最後透過多個銀行帳戶回流中環鋼鐵澳門。
中金再生在2007年至2013年聲稱開出的約1042份提單中,當中絕大部分均為偽造,沒有真正運送廢金屬。該公司在2007年至2009年間的總收益就誇大了46%或超過80億港元,毛利則誇大72%或超過10億港元。
毛利曾誇大72% 涉逾10億
證監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Mr Mark Steward)指,「這是一項放肆及不誠實的計劃,利用在世界各地設立的多個秘密代名人來欺騙香港投資者及債權人,令他們相信這間公司具有根本並不存在的往績和表現」。
證監會指出,而且在首次公開招股,甚至是證監展開調查後,造假的金額及複雜程度更加變本加厲。施衛民則稱,證監會繼續追查行動,以打擊同類型的企業失當行為,又表示就中金再生的調查工作仍未中止。
施衛民:中金再生調查未中止
另外,據傳媒報道,代表62名合共持股約0.89%中金再生小股東的律師昨日曾經要求押後清盤案,聲稱內地製船商「江蘇新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願意當白武士,已提出4億港元的重組方案,當中包括以3.43億元向小股東提出全面收購。不過,法官最終拒絕押後案件並發出清盤令。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