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升28點,收報24,778點,成交金額713億元。A股羊年首個交易日紅盤高開但黑盤收市,7連升勢頭終結,創業板即市創新高後倒跌,但港股在期指結算前夕未見受到影響。聯儲局主席耶倫到國會出席聽證會時,對加息的言論較預期溫和,美股破頂債息下跌,亞太區股市多升,近期東北亞地區表現明顯轉強,與區內實質利率高企,仍有很大寬鬆空間有關。昨日市場衝高後回落,但不少股份高位整固後呈向上突破,本欄提及的紡織及化肥股均有表現。
耶倫承諾只要維持「保持耐心」一詞,當局便不會在之後兩次會議時加息,但在其他層面如美國經濟、就業市場等卻表現得很「圓滑」,既說穩步復蘇,但又指整體情况弱於指標,又強調中歐經濟疲弱是一個隱憂,傳媒多以鷹鴿難辨、耍太極等字眼來形容其演說。客觀地看,就業市場強復蘇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通脹低迷下,亦有條件待經濟更強盛時才加息,故當局刻意維持一種曖昧姿態,待加息風險最低時才出手。
另外,當局向國會提交的貨幣政策報告中亦指出,股市整體估值較歷史平均值偏高,無論市盈率還是市銷率均存在壓力。在一些低評級和未分級的非金融行業裏,槓桿水平快速增長,程度已經接近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當局已看到持續超寬鬆政策引致的市場行為,故除了經濟和就業層面,資產市場的風險亦開始影響何時加息。
亞洲區實質利率偏高
相對於歐美,亞洲區當前實質利率依然偏高,印度、中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台灣及南韓的通脹皆在下滑中,實質利率介乎1.2厘至3.1厘,絕對有空間推出更多寬鬆政策。事實上,過去半年曾經減息的國家,當地股指多數能做好,例如南韓去年10月減息,即使面對蘋果挑戰,但三星股價至今仍升了逾25%,中國去年11月減息後情况毋須多說,澳洲、印度等亦有理想表現,僅新加坡因油價疲不能興而較弱。
中國堅持改革不減息 陷兩難局面
整體而言,外資是看好整個亞洲市場,近期東北亞地區尤為強勢,日韓台皆受追捧,中國情况就複雜一些。換在其他國家,當經濟持續放緩,CPI又降至1%以下,早就減息至低於1厘了,但中央卻拒絕以貨幣政策來強刺激,堅決要擺脫「水多加麵、麵多加水」的困局,變為以改革、市場化來脫離投資拉動型的模式。成功的話,可創造中長期牛市,短線卻令投資者有點無所適從,炒寬鬆嗎?進展和速度十分緩慢,但棄之而去,卻又深知中國已踏上持續寬鬆的路徑。
財險中壽再試52周高位
中資股就是困在這兩難局面,連帶整體港股亦動彈不得,鐵定能受惠減息降準的內險股則穩中有升,例如匯豐中國2月製造業PMI預覽值升至50.1重回擴張區域,理應不利炒寬鬆的情緒,但財險(2328)、中壽(2628)還是能破頂和再試52周高位。現在策略就是長期持有內險股,再少注買些動力強的個股。昨日提及的紡織股,天虹紡織(2678)便飈升18%,德永佳(0321)升3.6%,兩隻化肥股亦升逾3%及2%。
[江宗仁 還看今朝]
耶倫承諾只要維持「保持耐心」一詞,當局便不會在之後兩次會議時加息,但在其他層面如美國經濟、就業市場等卻表現得很「圓滑」,既說穩步復蘇,但又指整體情况弱於指標,又強調中歐經濟疲弱是一個隱憂,傳媒多以鷹鴿難辨、耍太極等字眼來形容其演說。客觀地看,就業市場強復蘇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通脹低迷下,亦有條件待經濟更強盛時才加息,故當局刻意維持一種曖昧姿態,待加息風險最低時才出手。
另外,當局向國會提交的貨幣政策報告中亦指出,股市整體估值較歷史平均值偏高,無論市盈率還是市銷率均存在壓力。在一些低評級和未分級的非金融行業裏,槓桿水平快速增長,程度已經接近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當局已看到持續超寬鬆政策引致的市場行為,故除了經濟和就業層面,資產市場的風險亦開始影響何時加息。
亞洲區實質利率偏高
相對於歐美,亞洲區當前實質利率依然偏高,印度、中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台灣及南韓的通脹皆在下滑中,實質利率介乎1.2厘至3.1厘,絕對有空間推出更多寬鬆政策。事實上,過去半年曾經減息的國家,當地股指多數能做好,例如南韓去年10月減息,即使面對蘋果挑戰,但三星股價至今仍升了逾25%,中國去年11月減息後情况毋須多說,澳洲、印度等亦有理想表現,僅新加坡因油價疲不能興而較弱。
中國堅持改革不減息 陷兩難局面
整體而言,外資是看好整個亞洲市場,近期東北亞地區尤為強勢,日韓台皆受追捧,中國情况就複雜一些。換在其他國家,當經濟持續放緩,CPI又降至1%以下,早就減息至低於1厘了,但中央卻拒絕以貨幣政策來強刺激,堅決要擺脫「水多加麵、麵多加水」的困局,變為以改革、市場化來脫離投資拉動型的模式。成功的話,可創造中長期牛市,短線卻令投資者有點無所適從,炒寬鬆嗎?進展和速度十分緩慢,但棄之而去,卻又深知中國已踏上持續寬鬆的路徑。
財險中壽再試52周高位
中資股就是困在這兩難局面,連帶整體港股亦動彈不得,鐵定能受惠減息降準的內險股則穩中有升,例如匯豐中國2月製造業PMI預覽值升至50.1重回擴張區域,理應不利炒寬鬆的情緒,但財險(2328)、中壽(2628)還是能破頂和再試52周高位。現在策略就是長期持有內險股,再少注買些動力強的個股。昨日提及的紡織股,天虹紡織(2678)便飈升18%,德永佳(0321)升3.6%,兩隻化肥股亦升逾3%及2%。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