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罐裝市場萎縮要自救 石油氣店研發慳氣爐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22日 20:35
2015年02月22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市區重建步伐加快,家用罐裝石油氣市場不斷萎縮,加上電力公司積極推廣無火煮食,令不少使用石油氣的住戶「轉軚」,對業界堪稱雙重打擊。有石油氣分銷商表示,過去四五年樽裝家用石油氣銷售額急速下滑,每年平均下跌約5%。面對逆境,有分銷商透過多種方式開源,包括自行研發「節氣」煮食爐具,較傳統爐具慳氣30%,加上併購其他分銷商業務,補貼流失的生意,務求逆境求存。


千禧年走下坡 現銷量每年跌5%

泗和棧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葛文泰入行40年,本身是註冊樽裝石油氣分銷商,亦是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見證樽裝石油氣行業變遷。他憶述入行時,是樽裝石油氣的黃金時期,「在七十年代,一個工人一日送貨高達六七十罐」,那時工人要拿着兩個重量各16公斤、注滿石油氣的氣罐走上400級樓梯,到筲箕灣山上的寮屋區送貨,亦面不改容。


直至1990年代,政府立法禁止沿道路網鋪設石油氣喉管,自此新落成屋苑只有煤氣供應,加上市區重建,家用石油氣市場逐步萎縮。


無火煮食市區重建兩面夾擊

葛文泰表示,樽裝石油氣銷售額自2000年起每年平均下跌1%至2%,最初尚算平穩,直至2010年起跌勢加劇,每年平均跌約5%,估計因為重建速度加快,以及兩電積極推廣無火煮食,「樽裝石油氣外表看不到剩幾多氣,話無就無,唔少熟客近年轉用電磁爐,覺得方便」。


為增加家用石油氣的競爭力,葛文泰收購了一個爐具品牌,自行研發適合本港的節能爐具,較一般石油氣爐具慳氣30%,個別型號提供10年保養期,希望透過開拓新業務,增加公司收入。


餘180間現併購 料20年被淘汰

葛說,樽裝石油氣市場不斷萎縮,願意入行的年輕人愈來愈少,不少業界意興闌珊,葛近年趁機併購不少有意離場的分銷商,公司生意暫保平穩,未走下坡,但他慨嘆,現時全港約180間分銷商,較1980年代高峰時400多間減少逾半,他預期20年後,市區罐裝石油氣市場大部分會被煤氣取代,暫未有計劃如何應對。


機電署表示,現時煤氣約佔家用熱水及煮食燃料市場八成,較2000年63%高出27個百分點;餘下兩成市場中,中央及樽裝石油氣各佔一半;至於電力蠶食了多少家居氣體市場則沒有統計數字。以煤氣有180萬客戶推算,中央及樽裝石油氣用戶數量各有約22.5萬戶。現時全港共有約140個屋苑使用中央石油氣供氣系統,包括美孚新邨、杏花邨、海怡半島等大型屋苑,以及房委會轄下15條公共屋邨,大部分樓齡超過20年。


明報記者 馬耀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