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報上月31日報道,屯門美基工業大廈最少有5個單位經營「水貨超市」,擅自把貨倉改作零售用途,疑違反地契條款。地政總署昨日表示,已根據地契條款及援引《政府土地權(重收及轉歸補救)條例》,啟動重收美基兩個違契單位,將有關文件送交土地註冊處在事涉單位項目下註冊。有關條例訂明,違例單位一經註冊,可完全重新轉歸政府,即被「充公」,但設有上訴機制。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引用該條例對付工廈水貨超市屬近年罕見,而條例猶如「尚方寶劍」,將可有效對付違反地契的工廈單位。
倘註冊完成 單位歸政府
本報的報道刊出後,地政總署立即派員巡查美基工廈,本月2日向違例單位業主發出警告,要求於7天內糾正。但記者於本月9日限期屆滿當天再巡查美基,發現仍有4間水貨超市營業,僅在店外貼出「只招待會員」字樣,又有店舖貼出「倉庫」的告示,但繼續招待「散客」。
地政總署昨日表示,美基工廈其中兩個單位並非用作工業或/及貨倉用途,違反地契條款,署方自2月初向單位業主先後發出兩次警告,但業主在限期前仍未糾正,地政總署遂以地主身分採取進一步行動。
職員叫苦稱不知不能做零售
據悉涉事兩個單位為12E的科士威(eCosway)及19樓的KISS BABY,其中科士威仍掛着「營業中」的告示,但重門深鎖亦無人應門;而KISS BABY則派員清除單位外及地下的巨型橫額。本報記者致電KISS BABY熱線,接聽的女職員形容該店亦是「苦主」,稱本月13日已停業,強調事前不知該單位不能做零售,「家物色緊地舖重開,損失好大」。她指業主稱會就租約補償,但相信其損失難以追討。
地署巡3區 發37涉違契警告
地政總署稱十分關注部分新界區的工廈單位被改作零售商店,涉嫌進行水貨活動,屯門、元朗和北區分區地政處成立特別行動小組,針對打擊同類違契個案,小組由本月初至昨日,在3區共巡查逾2000個單位,向涉嫌違契的37個單位發出警告,當局會跟進有關個案,並突擊巡查,對重犯個案會果斷執法。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