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身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理應對低油價表示歡迎。但是也不盡然,因為中國自己也是全球第四大產油國。
原油風暴目前已將中國捲入,主要是中國有大量的原油供貨長期合同,更有一些是貸款交換來的石油合約,其中以俄羅斯為主,簽署這些合約的中石油公司,陷入將高價油向下游傳導或自行吸收的困境。
若進口石油協議是鎖定價格,則中石油已購進大量高價油,將帶來極沉重負擔。若將此負擔導向下游,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將下降。最終中石油可能被迫違約,放棄早前付出的高額預付款。若進口的石油協議是浮動價格,因俄羅斯原油成本較高,當油價長期低於50美元,俄羅斯的石油公司就會嚴重虧損。
根據大陸經濟學家如松的分析,不論哪一種結果,中國投向俄羅斯的外匯儲備都將面臨巨額或全部損失。他並表示,更難處理的是貸款換原油協議,因為中國在合約簽訂日起一定時間,已將貸款全數付給對方,當油價跌破50美元後,中國可能陷入困境。
已簽的貸款換原油協議 可成重擔
俄羅斯經濟危機終將波及中國,而中石油就是中國原油危機的暴風眼。中石油及石化產業在中央財政中佔很高比例,這些國企虧損,將重挫官方財政。
俄羅斯最後能仰賴的「外在因素」只有期待中國伸出援手,而中國也不可能見死不救。首先,中俄雖不太可能發展成為戰略聯盟,但是俄羅斯不僅可在聯合軍演方面一助聲勢,也可在太平洋箝制美日兩國。北極熊若被拔了爪牙,中國將孤立無援。
其次,俄羅斯的國防科技在全球至少排名第二,對中國軍售綽綽有餘。一旦俄經濟崩盤,對中國國防工業影響至巨。
第三,雖然俄羅斯經濟表現不佳,但是在高科技、能源、天然氣與重工業還有可觀之處。一旦俄經濟崩盤,中國經濟發展所需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這也正是為什麼外交部長王毅、商務部長高虎城會說,中國會力所能及幫助俄羅斯。
華不可能對俄見死不救
美國經濟情况若是仍停留在2008至2009年飽受全球金融海嘯侵襲的那個時期,美國的國力是無法用頁岩油來和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油國組織相抗衡的。不過,經過6年休養生息,正如奧巴馬在2015年國情咨文中所指出,美國已經全面走向復蘇,連失業率都已降低到5.6% (只要降到5%,在美國就是零失業率),可說後勢看俏。
10年前,美國天然氣不僅貴,還嚴重不足,在沿海蓋滿接收站,要從中東大量進口。今天,美國生產的頁岩氣不僅價格只有亞洲的1/4,而且還多到賣不掉,多餘的只好就地燒掉。
據初步估計,美國三分之一的土地下都有頁岩油氣資源,美國頁岩油氣蘊藏量豐富,品質又好,可謂得天獨厚。更重要的是,美國已成功地發展第二代開採頁岩油氣技術,更令美國如虎添翼。許多從事原油進口的業者,現在都到華府商務部門前大排長龍,換發頁岩油氣出口執照。
此外,受惠頁岩油氣開採技術成熟,美國原油總產量也同步提升。頁岩油氣令美國工業告別160年石油歷史。2018年以前,美國不僅可望奪回世界工業生產龍頭地位,而且美國在亞洲市場基礎工業的原料價格也有更大的話語權。2020年,石油第一大國非美國莫屬,至於中東與俄羅斯等傳統原油輸出國將靠邊站。
美發展頁岩油 料增操控價格權
由於美國頁岩石油產量持續增加,油國組織卻無意減產,因此油價可能從50美元持續跌破45美元,直叩40美元大關。
在俄羅斯與歐盟成員國受到原油價格大跌較大打擊的同時,美國將可從新開發技術帶動頁岩油氣的增產中獲得新的發展機會,加速製造業回流美國,替代中國部分出口,對中國出口形成不利影響。
結論
從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國際油價狂降,已跌破每桶50美元,並下探每桶40美元。此一趨勢若方興未艾,會對全球權力結構帶來什麼影響?
頁岩油氣已經帶動全球成本移轉、資金流動與製造業的大革命。頁岩油氣的發展所帶動的全球變局正方興未艾,世界的經濟與政治版圖,甚至霸權領導都會因此而變動。
儘管降價求售非常痛苦,沙特阿拉伯在產油國組織中仍將獨領風騷一段時期,不僅將俄羅斯這個競爭對手打趴在地,也令美國頁岩油業者財政赤字難看。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正開始全面復蘇,有如活龍一條,憑藉開採頁岩油的新一代技術,美國將穩執全球霸權體系牛耳。不幸的是,美國兩個重要伙伴——日本與歐盟,並未因低油價受惠,無法成為美國有力幫手。
國際油價若持續狂降,對中俄兩國可能都非好消息。如果莫斯科與北京的網軍無法取得探勘與開採頁岩油氣的化學配方與開採技術,則俄羅斯的經濟可能會進入漫長冬天,很長的一段時期將在國際舞台扮演弱勢角色;而國際油價狂降對中國帶來的短多,也不無可能在力挺俄羅斯徒勞無功之後變成長空。
(國際油價狂跌對全球權力結構的衝擊二之二,完)
作者簡介﹕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原油風暴目前已將中國捲入,主要是中國有大量的原油供貨長期合同,更有一些是貸款交換來的石油合約,其中以俄羅斯為主,簽署這些合約的中石油公司,陷入將高價油向下游傳導或自行吸收的困境。
若進口石油協議是鎖定價格,則中石油已購進大量高價油,將帶來極沉重負擔。若將此負擔導向下游,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將下降。最終中石油可能被迫違約,放棄早前付出的高額預付款。若進口的石油協議是浮動價格,因俄羅斯原油成本較高,當油價長期低於50美元,俄羅斯的石油公司就會嚴重虧損。
根據大陸經濟學家如松的分析,不論哪一種結果,中國投向俄羅斯的外匯儲備都將面臨巨額或全部損失。他並表示,更難處理的是貸款換原油協議,因為中國在合約簽訂日起一定時間,已將貸款全數付給對方,當油價跌破50美元後,中國可能陷入困境。
已簽的貸款換原油協議 可成重擔
俄羅斯經濟危機終將波及中國,而中石油就是中國原油危機的暴風眼。中石油及石化產業在中央財政中佔很高比例,這些國企虧損,將重挫官方財政。
俄羅斯最後能仰賴的「外在因素」只有期待中國伸出援手,而中國也不可能見死不救。首先,中俄雖不太可能發展成為戰略聯盟,但是俄羅斯不僅可在聯合軍演方面一助聲勢,也可在太平洋箝制美日兩國。北極熊若被拔了爪牙,中國將孤立無援。
其次,俄羅斯的國防科技在全球至少排名第二,對中國軍售綽綽有餘。一旦俄經濟崩盤,對中國國防工業影響至巨。
第三,雖然俄羅斯經濟表現不佳,但是在高科技、能源、天然氣與重工業還有可觀之處。一旦俄經濟崩盤,中國經濟發展所需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這也正是為什麼外交部長王毅、商務部長高虎城會說,中國會力所能及幫助俄羅斯。
華不可能對俄見死不救
美國經濟情况若是仍停留在2008至2009年飽受全球金融海嘯侵襲的那個時期,美國的國力是無法用頁岩油來和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油國組織相抗衡的。不過,經過6年休養生息,正如奧巴馬在2015年國情咨文中所指出,美國已經全面走向復蘇,連失業率都已降低到5.6% (只要降到5%,在美國就是零失業率),可說後勢看俏。
10年前,美國天然氣不僅貴,還嚴重不足,在沿海蓋滿接收站,要從中東大量進口。今天,美國生產的頁岩氣不僅價格只有亞洲的1/4,而且還多到賣不掉,多餘的只好就地燒掉。
據初步估計,美國三分之一的土地下都有頁岩油氣資源,美國頁岩油氣蘊藏量豐富,品質又好,可謂得天獨厚。更重要的是,美國已成功地發展第二代開採頁岩油氣技術,更令美國如虎添翼。許多從事原油進口的業者,現在都到華府商務部門前大排長龍,換發頁岩油氣出口執照。
此外,受惠頁岩油氣開採技術成熟,美國原油總產量也同步提升。頁岩油氣令美國工業告別160年石油歷史。2018年以前,美國不僅可望奪回世界工業生產龍頭地位,而且美國在亞洲市場基礎工業的原料價格也有更大的話語權。2020年,石油第一大國非美國莫屬,至於中東與俄羅斯等傳統原油輸出國將靠邊站。
美發展頁岩油 料增操控價格權
由於美國頁岩石油產量持續增加,油國組織卻無意減產,因此油價可能從50美元持續跌破45美元,直叩40美元大關。
在俄羅斯與歐盟成員國受到原油價格大跌較大打擊的同時,美國將可從新開發技術帶動頁岩油氣的增產中獲得新的發展機會,加速製造業回流美國,替代中國部分出口,對中國出口形成不利影響。
結論
從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國際油價狂降,已跌破每桶50美元,並下探每桶40美元。此一趨勢若方興未艾,會對全球權力結構帶來什麼影響?
頁岩油氣已經帶動全球成本移轉、資金流動與製造業的大革命。頁岩油氣的發展所帶動的全球變局正方興未艾,世界的經濟與政治版圖,甚至霸權領導都會因此而變動。
儘管降價求售非常痛苦,沙特阿拉伯在產油國組織中仍將獨領風騷一段時期,不僅將俄羅斯這個競爭對手打趴在地,也令美國頁岩油業者財政赤字難看。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正開始全面復蘇,有如活龍一條,憑藉開採頁岩油的新一代技術,美國將穩執全球霸權體系牛耳。不幸的是,美國兩個重要伙伴——日本與歐盟,並未因低油價受惠,無法成為美國有力幫手。
國際油價若持續狂降,對中俄兩國可能都非好消息。如果莫斯科與北京的網軍無法取得探勘與開採頁岩油氣的化學配方與開採技術,則俄羅斯的經濟可能會進入漫長冬天,很長的一段時期將在國際舞台扮演弱勢角色;而國際油價狂降對中國帶來的短多,也不無可能在力挺俄羅斯徒勞無功之後變成長空。
(國際油價狂跌對全球權力結構的衝擊二之二,完)
作者簡介﹕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