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1增速勝M2 上證踏入升市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6日 06:35
2015年0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A股5連升,累升4.1%,筆者估中的是成交低迷,就算上周五新股資金解凍後,上證指成交金額亦未能超過3000億元,估不到的是資金面未見配合下,反彈的持續能力如斯強,這或如人行春節前大舉放水,春節後一段時間流動性較往年寬鬆,令春節前買盤較大所致。外圍局勢漸見明朗,港股亦反覆回升,一直拒絕下跌的內險及券商股繼續強勢。對於人行政策是否進一步寬鬆,短期無法確定真偽,但只要大多數人以客觀環境推斷會寬鬆,降息受惠股便很難下跌,而上周人行公布1月貨幣數據,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大增1.4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社會融資規模2.05萬億元,與預期相若,但貨幣供應M1及M2增速有點奇怪,若新常態下舊模式仍適用,對於上證指數有一定啟示作用。


M1增速勝預期 M2增速跌至紀錄最低

1月新增貸款激增,主要是配合中央由10月份起瘋狂批出的各類基建項目,高於預期但並不太意外。社融略遜預期,意味影子銀行規模遠低於預測,估計一來實體經濟需求弱,二來資金寧願去炒股所致,算合情理。不過M1大增10.6%,遠超預期的5.9%和12月份前值的3.2%,而M2增速暴瀉,由預期的12.1%和前值的12.2%急挫至10.8%,創下有紀錄以來最低。


理論上,M1以硬貨幣和企業周轉帳戶為主,多反映實體經濟的貨幣流量,與經濟熱度和通脹關係較大,去年下半年特別是第4季度低迷,處於5%以下的超低水平,通脹亦一直往下走;M2可理解為與金融體系內的流動性,增速高低與股市關係大。結果,1月M1急升,通脹卻創本輪低位僅0.8%,M2急挫,上證指表現不及以往卻難言差勁,與常理有點背馳。


究竟這是另一種新常態,還是本輪刺激較弱未能立即扭轉局面,而效用開始浮現並體現在M1之上要事後才知道,但內地一直有一個M1、M2剪刀差模式,對預測股市有頗大作用。當M1增速升破M2增速時,便確認上證指轉勢,差距處於峰值時,股指見頂;M1增速跌破M2增速時,轉勢向下,跌至低位時則見底(見圖)。


M1急升通脹跌 有點背馳

背後原因,是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對經濟具重大影響力,當M1處低位經濟低迷,便會放寬政策刺激,即使後四萬億時代已無力水,但2013年1月高位以及2014年1月撈底,事後看來亦頗準確。


當M1加速回升反映政策收效,經濟數據亦漸次回暖,股市便處於經濟兼政策回暖的雙利好中,這時往往處於高位,亦是剪刀差最大的時段;之後便可能是經濟股市過熱,撤走刺激,對流動性最敏感的金融市場率先感受到,待經濟亦轉差,整個周期便重新開始。


人行不給力 股市難大漲

就目前情况來看,去年第四季起開始刺激,效用似乎開始逐漸浮現,但與過熱仍有一大段距離;股市已率先大漲,但從剪刀差水平來看,則只處於過去20年的中位數。現時處於一個安全期,經濟仍弱刺激料加碼,易升難跌仍是市場共識,只是往上的話,極需政策不斷加碼才能破關大漲,而暫時人行還未見大舉給力的迹象。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