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12月公布「自願醫保」諮詢至下月中,是次計劃除關乎民生外,受波及的保險業界,卻指摘計劃將托高整體保費、違反保險精神,更可能引起道德風險。但政府及獨立理財顧問卻指出,計劃可令保險業界更有規範,更會加強市民醫保意識,長遠增加保險業務量,有利業界發展。
現時政府建議的自願醫保引起的其中一項爭議,是要求計劃推行第二年起,40歲或以下人士必定承保。香港保險業聯會醫療保險協會主席曾肇棠認為,條款或令年輕投保者故意等到臨近40歲,體質轉壞時才參加標準計劃,最終減少年輕投保人,令整體客戶質素較差,從而業界要托高整體保費作彌補。
業界恐必定承保條款或推高整體保費
食衛局發言人反駁,保險公司可按投保人年齡及風險來釐定保費,因此客戶每份保單的保費,應能抵銷其索償(見表)。
政府的建議另一項要求為「保單自由行」:投保人轉換保單前一段時間內若無索償,轉換承保機構時毋須重新核保。曾肇棠指投保人未有索償,不等於身體無事,投保人轉換公司時,可故意選擇保費低的計劃,惟保險公司卻無法核實投保人身體狀況,才決定承保與否,質疑這違反保險精神。
食衛局發言人反駁,指計劃關乎整個社會醫療架構,不可任由業界以營運原則與市民醫療保障作交換。康宏金融(1019)行政總裁麥光耀亦指,香港是自由競爭市場,計劃可加大市場透明度,相信保險公司能自行衡量風險及調整保費。
至於第三項具爭議的要求:承保範圍必須包括訂明的先進診斷成像檢測,例如磁力共振等,但投保者須繳付固定三成共同保險以遏止道德風險。曾肇棠擔心,即使投保人病情不嚴重,仍因受惠於條款而濫用服務,但三成共同保險比例仍算合理。食衛局發言人認為,投保人仍須繳付三成墊底費,相信能有助遏抑道德風險。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現時政府建議的自願醫保引起的其中一項爭議,是要求計劃推行第二年起,40歲或以下人士必定承保。香港保險業聯會醫療保險協會主席曾肇棠認為,條款或令年輕投保者故意等到臨近40歲,體質轉壞時才參加標準計劃,最終減少年輕投保人,令整體客戶質素較差,從而業界要托高整體保費作彌補。
業界恐必定承保條款或推高整體保費
食衛局發言人反駁,保險公司可按投保人年齡及風險來釐定保費,因此客戶每份保單的保費,應能抵銷其索償(見表)。
政府的建議另一項要求為「保單自由行」:投保人轉換保單前一段時間內若無索償,轉換承保機構時毋須重新核保。曾肇棠指投保人未有索償,不等於身體無事,投保人轉換公司時,可故意選擇保費低的計劃,惟保險公司卻無法核實投保人身體狀況,才決定承保與否,質疑這違反保險精神。
食衛局發言人反駁,指計劃關乎整個社會醫療架構,不可任由業界以營運原則與市民醫療保障作交換。康宏金融(1019)行政總裁麥光耀亦指,香港是自由競爭市場,計劃可加大市場透明度,相信保險公司能自行衡量風險及調整保費。
至於第三項具爭議的要求:承保範圍必須包括訂明的先進診斷成像檢測,例如磁力共振等,但投保者須繳付固定三成共同保險以遏止道德風險。曾肇棠擔心,即使投保人病情不嚴重,仍因受惠於條款而濫用服務,但三成共同保險比例仍算合理。食衛局發言人認為,投保人仍須繳付三成墊底費,相信能有助遏抑道德風險。
明報記者 鄭智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