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農民工收入增 難振內地消費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6日 06:35
2015年0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幾年,工資穩步上升,一直是中國最積極和正面的消息之一。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結構的勞動力短缺,令很多工人得以享受工資快速增長,從而支持着中國的消費開支。但仔細研究一下數據卻會發現,就業市場緊張,基本上只令收入較低的農民工受惠。


這不是壞事,但簡單算術顯示,這些家庭的收入低,他們只佔中國整體消費很小的比例。就像其他國家,中國消費的真正驅動力,在於中產階層及他們的收入增長,但收入增長已經放緩。如果中國的家庭收入增長遵循經濟周期的表現在今年放緩,那麼中國今年的消費增長數據將會令人失望。


農民工收入增長超白領 所得仍低

過去幾年,中國的收入分配明顯出現一個變化的趨勢。由於高收入家庭多年來的收入增長比其他階層快,令貧富懸殊日益擴大;但自從2009年以來,收入最低的40%人口收入增長速度加快,而收入最高那20%人口的收入增長速度則大幅放緩。事實上,收入最低那40%人口以及收入位於中間那40%人口的收入增長速度,已經比收入最高那20%人口為快。


近年中國的貧富懸殊正在縮小,雖然絕對差距仍然很大;在2014年,收入最低那40%人口的人均收入是6757元人民幣,收入位於中間那40%人口是20,725元人民幣,而收入最高那20%人口卻是48,185元人民幣。


我們相信,出現這現象的原因,是由於人口結構變化和城鎮化現象,令低端勞動力市場出現結構變化。雖然企業對工人的需求有所放緩,但仍然在增長,而填補最低端就業機會的農民工供應,卻沒有增長得那麼快。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還未到城市打工的農民已經愈來愈少。中國的農民工數目,已經由2010年的增長5.5%,放緩至2014年的增長1.3%。


低收入人口消費只佔17.5%

隨着勞動力供應的增長遠遠慢過需求,以農村家庭為代表的收入最低40%人口的工資升幅已經相當大。過去5年,農民工的平均月薪已經累積上升了70%,遠遠高於一般城市職工同期的平均工資升幅。


理論上,這個階層的收入強勁增長,對於拉動內地消費乃是好事。畢竟,低收入家庭的儲蓄率往往較低,他們的收入增長可能很大部分都會用在消費上。我們的模擬收入分佈顯示,內地收入最低那40%人口的儲蓄率只是大約10%,收入位於中間那40%人口的儲蓄率則是32%,而收入最高那20%人口的儲蓄率更接近40%!


因此,收入最低那40%人口的收入增長,的確會有大部分用於消費。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宏觀影響是有限的。因為收入最低那40%人口的消費額只佔內地整體消費的小部分,大約是17.5%。這明顯是因為,他們的收入還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收入位於中間那40%人口,才佔內地整體消費的41%。至於收入最高那20%人口,佔內地整體消費的比重則最大,達到42%。


中國未來的消費增長的關鍵,是在於中等收入的城市職工的加薪有多快,而不是農民工。在2009年至2014年,收入位於中間那40%人口的收入平均每年實質增長10%,這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市場對於農民工的渴求(主要是藍領工作),沒有出現在中等收入的城市職工方面,因為後者主要是當白領或服務工作。由於內地的大學學額近幾年激增,受過專上教育的勞動力的供應,並不像農民工的供應那麼緊張。


農民工的加薪幅度,已經從2011年的高峰期大幅放緩,近年很少出現每年加薪20%那麼多。從企業盈利周期來看,他們在2015年的加薪幅度應該會繼續逐步放緩。


中產家庭收入放緩 打擊內地消費

正如我們之前已經強調了好幾次,企業盈利是中國的家庭收入和消費增長的可靠領先指標。兩者的關係相當直觀:當僱主的盈利理想時,他們就會較為慷慨地給員工加薪;但當他們處境艱難時,就不會那麼慷慨。


總括來說,我們預測,中國今年的消費增長即使不出現「災難性」放緩,也會出現明顯的放緩。這個結果,是很多反覆強調內地工資增長強勁的預言家所預料不到的。


的確,與投資相比,內地的家庭收入和消費的抗跌力相對較高,而且這現象還會繼續。但是,這並不意味家庭消費增長不會放緩。


過去幾年,低收入的農民工成為勞動力市場的最大贏家,但他們不可能單獨支撐起全國的消費增長。反而,中等收入家庭構成內地消費的最大部分,所以當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逐漸放緩,將會對內地消費增長構成打擊。


GaveKal Dragonomics 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