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香港的勞動人口預期於2018年左右開始下降。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談及應對人口結構變化的多項策略建議,其中包括「參照外國的做法,研究制訂人才清單的可行性」,目的是聚焦吸引高質素人才,配合本港經濟的高增值及多元化發展。所建議的只是研究可行性,但很快即出現了各種傳說的「輸入人才清單」,於是又有人據以大力反對一番。政府已作出澄清:至今流傳的各類清單都純屬虛構。
是否擴大引入不同專業和技能的人才,固然是經濟發展的問題,而首先則關乎觀念意識。
結合近事,將兩千多年前李斯寫的《諫逐客書》翻出重溫,可得見殷鑑之快。人們常會引用這篇文章中一些「金句」,例如「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有人以這兩句作為座右銘,以警惕、對照日常行止。林則徐愛寫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對聯,大概是從李斯的文章衍化出來的。
《諫逐客書》是李斯向秦王政寫的,是時春秋七國之間常互相用計以加害,秦王政在宗室大臣鼓噪下驅逐六國客卿,楚人李斯亦被驅逐。李斯為此上書,闡明秦國要強,務必廣納人才,逐客無乃逆行之舉。秦王猛然大悟,乃廢除「逐客令」,追回李斯,嗣後再在李斯等相輔之下,成就了中國第一個「天下一統」的大業。
李斯文中之言,至今擲地有聲,足以振聾發聵,例如:「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廣納俊才,則「地無四方,民無異國……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秦國基業之建成,有賴此前諸王重用客卿如商鞅、張儀等;秦國享用之珠寶、器物、服飾、音樂等等,皆不產於秦。香港本來地小人稀,資源有限,今天得以成為亞洲之國際都會、國家之重要城市,在金融、商貿、物流、旅遊等方面都享有世界地位,完全仰賴各方人才、資源百餘年來之匯聚。這是香港作為一個小地方的生存之道。直至今天,香港仍然在人才和資源上無法獨善其身。固然,因為地方小,廣納人才、資財時還得理順秩序,化解矛盾。
向外吸納人才和資源以自強的道理,誰都知道,但並非誰都可以做到。英明如秦王政亦一度糊塗至反其道而妄為,縱私情而逐客。要能廣納人才、錢財,要有足夠的吸引力,也要有廣闊的胸懷。這兩者,香港向來不缺乏,但要懂得珍惜。事物在不斷變化,要提防胸襟變得狹窄、吸引力走向衰微。
西方有所謂「馬太效應」,這源自《聖經》的《馬太福音》:「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有人用這來解釋市場之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現象。從正面去看,馬太效應讓我們懂得,要趁強勢時鞏固自己的優勢,提高自己的主動性,而不是自我削弱,以防轉化至弱者越弱的地步。
鞏固自己的優勢,自然應當包括具體處理好由強勢帶來的不平衡問題,包括秩序問題,但在「世界是平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思想上缺不可失去開放意識。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2月15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香港的勞動人口預期於2018年左右開始下降。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談及應對人口結構變化的多項策略建議,其中包括「參照外國的做法,研究制訂人才清單的可行性」,目的是聚焦吸引高質素人才,配合本港經濟的高增值及多元化發展。所建議的只是研究可行性,但很快即出現了各種傳說的「輸入人才清單」,於是又有人據以大力反對一番。政府已作出澄清:至今流傳的各類清單都純屬虛構。
是否擴大引入不同專業和技能的人才,固然是經濟發展的問題,而首先則關乎觀念意識。
結合近事,將兩千多年前李斯寫的《諫逐客書》翻出重溫,可得見殷鑑之快。人們常會引用這篇文章中一些「金句」,例如「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有人以這兩句作為座右銘,以警惕、對照日常行止。林則徐愛寫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對聯,大概是從李斯的文章衍化出來的。
《諫逐客書》是李斯向秦王政寫的,是時春秋七國之間常互相用計以加害,秦王政在宗室大臣鼓噪下驅逐六國客卿,楚人李斯亦被驅逐。李斯為此上書,闡明秦國要強,務必廣納人才,逐客無乃逆行之舉。秦王猛然大悟,乃廢除「逐客令」,追回李斯,嗣後再在李斯等相輔之下,成就了中國第一個「天下一統」的大業。
李斯文中之言,至今擲地有聲,足以振聾發聵,例如:「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廣納俊才,則「地無四方,民無異國……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秦國基業之建成,有賴此前諸王重用客卿如商鞅、張儀等;秦國享用之珠寶、器物、服飾、音樂等等,皆不產於秦。香港本來地小人稀,資源有限,今天得以成為亞洲之國際都會、國家之重要城市,在金融、商貿、物流、旅遊等方面都享有世界地位,完全仰賴各方人才、資源百餘年來之匯聚。這是香港作為一個小地方的生存之道。直至今天,香港仍然在人才和資源上無法獨善其身。固然,因為地方小,廣納人才、資財時還得理順秩序,化解矛盾。
向外吸納人才和資源以自強的道理,誰都知道,但並非誰都可以做到。英明如秦王政亦一度糊塗至反其道而妄為,縱私情而逐客。要能廣納人才、錢財,要有足夠的吸引力,也要有廣闊的胸懷。這兩者,香港向來不缺乏,但要懂得珍惜。事物在不斷變化,要提防胸襟變得狹窄、吸引力走向衰微。
西方有所謂「馬太效應」,這源自《聖經》的《馬太福音》:「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有人用這來解釋市場之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現象。從正面去看,馬太效應讓我們懂得,要趁強勢時鞏固自己的優勢,提高自己的主動性,而不是自我削弱,以防轉化至弱者越弱的地步。
鞏固自己的優勢,自然應當包括具體處理好由強勢帶來的不平衡問題,包括秩序問題,但在「世界是平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思想上缺不可失去開放意識。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2月15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