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一新﹕俄羅斯經濟今年難脫困境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3日 06:35
2015年0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接續2014年油價狂跌的趨勢,2015年開年以來,國際油價已跌破每桶50美元。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抑制原油需求,各產油國產量卻不減反增,全球供應充足,低油價或將成為新常態。摩根大通一份報告指出,市場達到供需平衡仍需時間,預估短期內油價仍有下跌空間。部分分析師認為,紐約油價可能下探40美元。若此一趨勢持續下去,可能會對全球權力結構帶來什麼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一份最新中東和中亞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油價大跌逾50%對卡塔爾、伊拉克、利比亞和沙特阿拉伯等特別依賴石油出口的經濟體衝擊最大,僅摩洛哥、黎巴嫩和毛里塔尼亞預料將是油價下跌的最大受益者。不過,中東和中亞石油進口國也無法立獲龐大效益,因為歐元區重要貿易伙伴及俄羅斯經濟成長前景轉弱,已對石油進口國帶來重大衝擊。


油價狂跌衝擊俄國經濟

根據世界銀行一年發布兩次的「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報告,2015和2016年全球成長預測都向下修正,分別為3%和3.3%。美國和英國成長前景強勁,但歐元區、日本的經濟前景令人失望,抵消油價走低帶來的益處,且持續面臨經濟成長趨緩和通縮疑慮。世銀預測2015年美國經濟成長將從6月估的3%,往上修正至3.2%;2015年有19個成員國的歐元區成長1.1%,低於6月估計的1.8%;日本2015年經濟預測從6月預估的擴張1.3%調降至1.2%。


俄羅斯在2015年可能邁入嚴重衰退,因經濟遭受雙重打擊,包括主要出口商品石油價格持續崩跌,且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指控莫斯科涉入烏克蘭衝突,而對其加大制裁。


俄羅斯和中東國家原油產量持續攀升,分別創下近35年新高。在美國、歐盟和加拿大為烏克蘭衝突對俄羅斯去年12月19日發起新一波經濟制裁後,普京曾表示,沒有任何國家能「恫嚇」或「孤立」俄羅斯。在原油價格、盧布幣值雙狂跌下,原先就衰退的俄羅斯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不僅經濟增長率不斷下修,若原油下跌趨勢持續,俄羅斯的經濟可能在2015年陷入更嚴重危機。


世界銀行也預測,俄羅斯經濟在2015年將衰退0.7%,如果油價繼續走低,衰退幅度將更大。普京警告說,俄羅斯經濟困境可能持續兩年,而在未脫困期間,政府須削減社會福利開支,設若「各種外在因素」變得對俄羅斯有利,困境也許能提前改善,盧布的匯價將會回穩。


盧布難抵西方制裁 普京失策

俄羅斯的經濟情况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實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根據普京自己估計,盧布幣值劇貶,西方制裁因素佔了大約30%。問題是,盧布作為俄羅斯國幣,如此弱不禁風,普京實難辭其咎。其次,正如他在2014年終記者會上所承認的,過去20年俄羅斯經濟未能多元化,太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也是經濟失能的主要原因。這兩項出口佔2013年俄國總出口額的68%,佔政府歲收的50%。


第三,政府歲收的另一主要來源過度仰賴軍售收入,而非發展民生工業。2014年下半年的油價的狂跌造成俄羅斯經濟衰退。當油價維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時,普京總統手上的4000多億外匯存底尚能勉強支應;但當油價跌破每桶50美元時,莫斯科已開始左支右絀。


2015年1月21日,俄國副總理舒瓦洛夫(Igor Schuwalow)和普京開會時表示,政府需1.375萬億盧布(210億美元)資助對抗危機計劃,拯救經濟。他指出,政府將對金融體系提供大規模援助,另提撥500億盧布支撐農業,200億盧布援助工業,並挹注衛生部160億盧布。問題是,210億美元的挹注能否讓俄羅斯殘破的經濟起死回生,不無疑問。


(油價狂跌對全球權力結構衝擊系列二之一)

作者簡介﹕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