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本企業 生產鏈中求存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3日 06:35
2015年0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赴日本名古屋參觀當地的工廠,出發前我隨手拿了一本中國美學大師李澤厚著的《美的歷程》在飛機上看。作者在書首提到人類的進化過程是漫長的,他舉例北京人的石器尚無定型,冰川人就略有規範,到了山頂洞人不單石器已經很均勻而且具備裝飾。 但由純粹工具到不自覺的裝飾加工,中間經過漫長的時間,距離有數十萬年,這段話給我的印象很深。


適應3D打印技術革命

大隈株式會社企業 (Okuma Corp)專門製造高端的切割機器,產品價格輕易超過100萬港元。公司在東京交易所上市,創辦人大隈榮一在1938年創辦這公司,第一個產品是切麵機,風行一時,為公司奠定基礎。


經歷過家族四代人經營後,公司總裁現在已經由外人擔任,家族佔的股權亦不多。工廠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一塵不染,總裁榮川先生在演講廳接待我們,廳內明窗淨几,是我參觀過所有工廠中最整潔的。公司出產的切割機牀行銷世界各地,全球很多零件商都是他們的客戶。日本人對自身工作的投入和專注真的是沒話可說。從香港喜歡的食物到生產機器都給人這個印象,當然一個企業的成功是不能單靠出類拔萃的生產過程,能夠捕捉先機亦很重要。


會後,日本同業詢問總裁對3D打印機的看法, 因為公司客戶有的是做模具,有機會受3D影印出現而衝擊。總裁明確表示很重視這技術,正研究怎樣配合時代發展。


名古屋是日本第四大城市,所屬的愛知縣是工業重鎮,日本汽車業龍頭豐田汽車的總部便是設在愛知縣的豐田市,距離名古屋不足一小時車程。 豐田汽車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去年全球銷路超過1000萬部汽車。豐田是以製造縫衣機起家的。汽車公司由豐田喜一郎(1894-1952)在1937年創辦,前身是喜一郎的父親豐田佐吉(1867-1930)所創辦的織布機公司的自行車部門。80年間,豐田由織布機起,做到全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商。


廠房多英文 方便海外複製

日本工業製造的產品固然是愈來愈複雜,其銷售對象也是愈來愈國際化。這次參觀工廠,我印象深刻的是,廠房內看到很多英文,原因是日本企業為了減低成本,很多都往海外設廠。為了方便不同地方員工交流,唯有選擇英文。我在車間看到天花上的分區指示牌,竟然是用英文書寫的。我問領導﹕「為什麼指示牌要與工人為難,捨日文而用上英文?」他們解釋說﹕「公司希望將廠房的設計標準化,方便公司將整套的生產設備在海外複製。」


由造麵機到電子切牀,由織布機到電池車,人類世界應用的工具愈來愈複雜,每個人都想盡辦法在製造業的「食物鏈」中求變求存求成功。


[張宗永 翼之聯想]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