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烏克蘭周日起停火 默克爾:危機未除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3日 06:35
2015年0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俄羅斯、烏克蘭、德國與法國政府首腦經過17小時馬拉松談判,昨達成結束烏克蘭東部武裝衝突的協議,烏國軍隊與反政府民兵將於下周日(15日)起停火,並從前線撤走重型武器,但俄烏兩國對烏東自治權限分歧仍明顯,竭力促成和議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坦承烏克蘭危機仍面對重重難關,自己「不存幻想」。


兩周內撤重型武器 特赦參戰者

四方峰會周三起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經過多輪談判,俄羅斯總統普京昨宣布各方達成協議。主要內容包括﹕2月15日零時起停火;交戰各方2月17日起由前線撤走重型武器,兩周內完成;釋放所有俘虜並特赦所有參戰者;撤走烏克蘭境內外國軍事設施與武器;基輔取消對叛軍控制區限制,讓居民恢復正常生活;推行憲制改革,今年底前實現對反叛地區下放權力;烏克蘭在年底建立對俄邊境控制。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會談結束後表示,協議為解決烏克蘭危機帶來希望,「歐洲可以鬆一口氣了」。他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隨即轉往布魯塞爾參加歐盟峰會,游說其他歐洲領袖支持協議。默克爾反應相對審慎,強調未來仍有「大量工作」。她透露,普京在談判最後時刻向烏東叛軍施壓,逼他們簽署協議,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亦全力爭取停止流血。


烏東自治問題仍存分歧

去年4月至今,烏東武裝衝突已造成逾5300人死亡,叛軍與基輔政府去年9月曾簽署停火協議,但雙方迅速毁諾,外界關注新和議會否重蹈覆轍。對默克爾來說,烏克蘭危機迫使她放棄德國二戰後長年奉行的「低調克制」外交戰略,走上前台,監察各方落實烏東和平路線圖成為測試柏林新外交理念的方向標。默克爾一直強調軍事手段無法解決烏克蘭危機,要求各方通過政治途徑尋找出路,但隨着歐美實施多輪經濟制裁仍未能迫使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退讓,華府內部軍援烏克蘭抗擊親俄民兵的呼聲日漲。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