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踏入2015年,環球金融市場風起雲湧。美元超強、油價急跌、瑞士法郎突然與歐元脫鈎、歐央行公布量寬、中國監管機構嚴控股市融資等。無論是外圍還是A股、港股,都出現突如其來的波動。通縮陰霾濃罩全球,市場估計美國推遲加息,加上政府無法可施,樓價步入急升階段。在此時刻,如何在股市及樓市穩中求勝,確費煞思量。
明報財經在上周六(2月7日)假座旺角朗豪酒店舉辦「2015年股樓大作戰」投資講座,請來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為大家指點迷津,現場350個位座無虛席。
譚新強:恒指將跑贏AH股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圖)在講座表示,目前全球正處經濟減速與通縮蔓延的時刻,而經歷了長時間高速增長的中國目前離通縮不遠,政府需要通過改革讓「牛市」更持久。
內地經濟放緩反利股市
過去24年中,中國股市很多時處於下跌的狀態,而短暫經歷的牛市都呈現瘋牛現象。相比美國則經歷了3次牛市,每次平均長度達6至7年。譚新強認為這一現象反映出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
譚新強指出,過去投資者普遍有一個誤解,即股市表現與GPD呈正相關,經濟增長愈好,股市表現也就愈佳。但過去20年內,A股市場與內地GDP的長期相關性極低。中國的GDP增長了17倍,上證綜指卻只上升3倍,恒指升約1倍,H股更是僅升三成,GDP與股市表現相關系數過去5年為負0.84。如今,中國經濟放緩,對於股市或許會是一個利好。
金融改革成「慢牛」關鍵
譚新強表示,要讓 「瘋牛」轉為「慢牛」的決定性因素,最重要是看內地的金融改革。政府可通過加快發展資本市場或進行債務重組來實現對金融體系的去槓桿化以及降低銀行風險與企業負債,早前《人民日報》以「不印鈔票印股票」為題發表文章,顯示中央屬意透過企業增發股票來集資減債。而滬港通以及未來的深港通亦可增加兩地股市的互聯互通,再加上人民幣國際化等因素,均可推進國內的金融改革進程。
除了改革,「慢牛」的另一決定性因素便是刺激經濟方案。譚新強認為,中國政府目前更傾向採用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如減息降準等,這類政策有助防止經濟出現通縮,並將惠及股市與投資者。
但由此也可能帶來的貧富差距擴大與產生泡沫等問題。譚新強表示,儘管目前中國的發展存在增長效率放緩、過度借貸、環境污染與人口老化等眾多憂慮,唯有通過改革慢慢克服這些憂慮,牛市才能更加持久。
投資高息股票 減息利好債券
譚新強認為,2015年恒指將會跑贏H股與A股,投資者可選擇高派息率及有企業回購的股票,如蘋果與領匯(0823)。後者儘管派息不多,但在房託中算是受歡迎的「明星級」選擇,因此會有溢價。
面對全球量寬與低通脹的環境,譚新強表示,減息將利好債券市場。去年德國國債回報率超過四成,即使扣除歐元貶值因素,回報率也有三成。今年如印度、印尼和澳洲等國債以及一些高投資級別的企業債都值得投資者考慮。
(「2015年股樓大作戰」講座回顧)
撰文 陸振球、尉奕陽
[陸振球、尉奕陽 理財專題]
明報財經在上周六(2月7日)假座旺角朗豪酒店舉辦「2015年股樓大作戰」投資講座,請來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為大家指點迷津,現場350個位座無虛席。
譚新強:恒指將跑贏AH股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圖)在講座表示,目前全球正處經濟減速與通縮蔓延的時刻,而經歷了長時間高速增長的中國目前離通縮不遠,政府需要通過改革讓「牛市」更持久。
內地經濟放緩反利股市
過去24年中,中國股市很多時處於下跌的狀態,而短暫經歷的牛市都呈現瘋牛現象。相比美國則經歷了3次牛市,每次平均長度達6至7年。譚新強認為這一現象反映出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
譚新強指出,過去投資者普遍有一個誤解,即股市表現與GPD呈正相關,經濟增長愈好,股市表現也就愈佳。但過去20年內,A股市場與內地GDP的長期相關性極低。中國的GDP增長了17倍,上證綜指卻只上升3倍,恒指升約1倍,H股更是僅升三成,GDP與股市表現相關系數過去5年為負0.84。如今,中國經濟放緩,對於股市或許會是一個利好。
金融改革成「慢牛」關鍵
譚新強表示,要讓 「瘋牛」轉為「慢牛」的決定性因素,最重要是看內地的金融改革。政府可通過加快發展資本市場或進行債務重組來實現對金融體系的去槓桿化以及降低銀行風險與企業負債,早前《人民日報》以「不印鈔票印股票」為題發表文章,顯示中央屬意透過企業增發股票來集資減債。而滬港通以及未來的深港通亦可增加兩地股市的互聯互通,再加上人民幣國際化等因素,均可推進國內的金融改革進程。
除了改革,「慢牛」的另一決定性因素便是刺激經濟方案。譚新強認為,中國政府目前更傾向採用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如減息降準等,這類政策有助防止經濟出現通縮,並將惠及股市與投資者。
但由此也可能帶來的貧富差距擴大與產生泡沫等問題。譚新強表示,儘管目前中國的發展存在增長效率放緩、過度借貸、環境污染與人口老化等眾多憂慮,唯有通過改革慢慢克服這些憂慮,牛市才能更加持久。
投資高息股票 減息利好債券
譚新強認為,2015年恒指將會跑贏H股與A股,投資者可選擇高派息率及有企業回購的股票,如蘋果與領匯(0823)。後者儘管派息不多,但在房託中算是受歡迎的「明星級」選擇,因此會有溢價。
面對全球量寬與低通脹的環境,譚新強表示,減息將利好債券市場。去年德國國債回報率超過四成,即使扣除歐元貶值因素,回報率也有三成。今年如印度、印尼和澳洲等國債以及一些高投資級別的企業債都值得投資者考慮。
(「2015年股樓大作戰」講座回顧)
撰文 陸振球、尉奕陽
[陸振球、尉奕陽 理財專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