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就興建民航處新總部種種違規亂紀情事,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以最強烈言辭批評民航處長,並譴責民航處和建築署。政府擁有支配性權力,官員行使權力時經常涉及大筆公帑,若不嚴格按既定規則規例運作,則難保不會滋生腐敗情况。因此,今次事件,政府勿以民航處長將提交檢討報告就不了了之,而必須對自把自為、將個人和部門凌駕於整個制度的做法,嚴肅處理追究責任,並要相關官員付出應有代價,以正風紀,以儆效尤。
「故意疏忽職守」
政府務須嚴正對待
較早前,審計署的報告揭露興建民航處新總部時,有多項未符規則規例的情况,包括未經批准而多建1500平方米樓面、未獲批准而採購6745萬元保安及電子系統、超額採購液晶體顯示器(多逾3倍)、改動帳目購置價值逾500萬元的電視幕牆。另外,還有設置不必要設施(康樂室為設有鏡面、扶手及木地板的跳舞場)、民航處長辦公室違規設置沐浴設施多建了6個意外調查員休息室(都有獨立洗手間)等浪費公共資源,以及故意不向立法會披露關鍵資料,誤導立法會等。民航處在興建新總部的表現,可以擅作主張、自把自為來形容,偏離了政府行事一貫有規有矩的要求,顯示民航處不受規矩制約,究竟政府運作處於什麼狀態?成為許多人的疑問。
民航處興建的新總部,他們有自己的一套。不過,即使民航處鑽空子、出主意,他們仍然不能自行招標,建造工程仍須建築署負責。然則,即使民航處蓄意繞過規則規例,建築署為何配合行事?例如,按迄今已公開的資料,建築署並未獲產業檢審委員會批准,就興建了預留供2025年以後擴展之用的1500方米地方。同樣地,民航處長辦公室的沐浴設施、為意外調查員提供的獨立休息室等,都是未經批准,而建築署就按民航處的要求建造了。一隻手掌拍不響,民航處在建築署配合下,才得以違規興建新總部,然則建築署為何這樣做?憑什麼這樣做?若非有其他隱情,則官僚習氣、態度馬虎、敷衍塞責等官場流弊,就充分表露出來。
民航處新總部興建過程的荒謬情節,帳委會報告同時譴責民航處和建築署,認為它們「蓄意公然違反相關既定規則、規例及做法,情節至為惡劣」。帳委會以這種語氣和詞彙批評政府部門,較為少見。事實上,就擅自興建了1500方米地方,民航處與建築署對帳委會的解釋,一方卸責,一方則企圖誤導謀過關,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這類專業職系部門,一貫運作相對較獨立,因此而滋生的自我膨脹,在此事上顯露無遺。
帳委會痛斥民航處長故意疏忽職守,用詞空前嚴厲,指處長「在尋求撥款批准時沒有向立法會提供準確完整及沒有誤導成分的資料,並在民航處新總部工程項目推行期間,故意無視產審會及財庫局的決定,不按核准面積分配列表及相關政府通告的規定行事」。帳委會報告描述民航處長的「罪狀」和「罪名」,確定了民航處長在此事失當的性質。一個部門首長故意疏忽職守,不知道政府如何看待這個「罪名」?從市民看來,一個故意疏忽職守的處長,導致浪費公共資源,則這樣的人是否仍然適任部門首長,值得商榷。
帳委會用上「痛斥」和「譴責」,據知是它們的詞彙表上最嚴厲的字眼;今次是第二次用上「痛斥」,上一次是對前任廉政專員湯顯明。湯顯明被痛斥時,已經離任,現在被痛斥的民航處長仍然在職,以其份屬公務員編制,不若政治任命官員需接受問責,則政府如何處理「故意疏忽職守」的部門首長,將備受市民關注。
規避文化腐蝕政府
須制約在官場蔓延
帳委會報告,雖然表述民航處長就興建過多面積、違反相關政府通告的規定而致歉,不過對帳委會輕輕一句歉意,未足以交代整件事;正如帳委會報告指出,「極度關注這種規避既定規則及規例的文化若不加節制,可能會蔓延至其他政府政策局和部門」。首先,類似民航處長的自把自為做法,在政府僅屬孤例,抑或都是潛規則的表現,只是今次暴露出來而已,有必要深入探究。其次,若如此情節重大,嚴重違規違例事態都可以輕渡關山,那麼規則規例對於部門首長以至政策局官員,會否變得形同具文,失去應有約束力?這些情况值得政府注意和因應。
部門首長官員位高權重,要求他們務必按既定規則規例行事,有制約其行使權力的作用,以減少出現貪腐的機率。民航處興建新總部,涉及民航處、建築署、產業署、財庫局和運輸及房屋局,若各個部門和政策局都發揮應有職能和作用,則自然起到相互制衡之效,減少缺失。今次事件,民航處、民航處處長是始作俑者,他們立意偏離規則規例行事,而相關部門、政策局有配合或無人刻意制止,而新總部已經按民航處及其處長的要求和意志建成,事態折射出來的千瘡百孔官場文化,令人痛心。若不汲取教訓,採取措施匡正,則政府肌體消蝕,效能遞減,良好管治更會是鏡中花、水中月了。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故意疏忽職守」
政府務須嚴正對待
較早前,審計署的報告揭露興建民航處新總部時,有多項未符規則規例的情况,包括未經批准而多建1500平方米樓面、未獲批准而採購6745萬元保安及電子系統、超額採購液晶體顯示器(多逾3倍)、改動帳目購置價值逾500萬元的電視幕牆。另外,還有設置不必要設施(康樂室為設有鏡面、扶手及木地板的跳舞場)、民航處長辦公室違規設置沐浴設施多建了6個意外調查員休息室(都有獨立洗手間)等浪費公共資源,以及故意不向立法會披露關鍵資料,誤導立法會等。民航處在興建新總部的表現,可以擅作主張、自把自為來形容,偏離了政府行事一貫有規有矩的要求,顯示民航處不受規矩制約,究竟政府運作處於什麼狀態?成為許多人的疑問。
民航處興建的新總部,他們有自己的一套。不過,即使民航處鑽空子、出主意,他們仍然不能自行招標,建造工程仍須建築署負責。然則,即使民航處蓄意繞過規則規例,建築署為何配合行事?例如,按迄今已公開的資料,建築署並未獲產業檢審委員會批准,就興建了預留供2025年以後擴展之用的1500方米地方。同樣地,民航處長辦公室的沐浴設施、為意外調查員提供的獨立休息室等,都是未經批准,而建築署就按民航處的要求建造了。一隻手掌拍不響,民航處在建築署配合下,才得以違規興建新總部,然則建築署為何這樣做?憑什麼這樣做?若非有其他隱情,則官僚習氣、態度馬虎、敷衍塞責等官場流弊,就充分表露出來。
民航處新總部興建過程的荒謬情節,帳委會報告同時譴責民航處和建築署,認為它們「蓄意公然違反相關既定規則、規例及做法,情節至為惡劣」。帳委會以這種語氣和詞彙批評政府部門,較為少見。事實上,就擅自興建了1500方米地方,民航處與建築署對帳委會的解釋,一方卸責,一方則企圖誤導謀過關,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這類專業職系部門,一貫運作相對較獨立,因此而滋生的自我膨脹,在此事上顯露無遺。
帳委會痛斥民航處長故意疏忽職守,用詞空前嚴厲,指處長「在尋求撥款批准時沒有向立法會提供準確完整及沒有誤導成分的資料,並在民航處新總部工程項目推行期間,故意無視產審會及財庫局的決定,不按核准面積分配列表及相關政府通告的規定行事」。帳委會報告描述民航處長的「罪狀」和「罪名」,確定了民航處長在此事失當的性質。一個部門首長故意疏忽職守,不知道政府如何看待這個「罪名」?從市民看來,一個故意疏忽職守的處長,導致浪費公共資源,則這樣的人是否仍然適任部門首長,值得商榷。
帳委會用上「痛斥」和「譴責」,據知是它們的詞彙表上最嚴厲的字眼;今次是第二次用上「痛斥」,上一次是對前任廉政專員湯顯明。湯顯明被痛斥時,已經離任,現在被痛斥的民航處長仍然在職,以其份屬公務員編制,不若政治任命官員需接受問責,則政府如何處理「故意疏忽職守」的部門首長,將備受市民關注。
規避文化腐蝕政府
須制約在官場蔓延
帳委會報告,雖然表述民航處長就興建過多面積、違反相關政府通告的規定而致歉,不過對帳委會輕輕一句歉意,未足以交代整件事;正如帳委會報告指出,「極度關注這種規避既定規則及規例的文化若不加節制,可能會蔓延至其他政府政策局和部門」。首先,類似民航處長的自把自為做法,在政府僅屬孤例,抑或都是潛規則的表現,只是今次暴露出來而已,有必要深入探究。其次,若如此情節重大,嚴重違規違例事態都可以輕渡關山,那麼規則規例對於部門首長以至政策局官員,會否變得形同具文,失去應有約束力?這些情况值得政府注意和因應。
部門首長官員位高權重,要求他們務必按既定規則規例行事,有制約其行使權力的作用,以減少出現貪腐的機率。民航處興建新總部,涉及民航處、建築署、產業署、財庫局和運輸及房屋局,若各個部門和政策局都發揮應有職能和作用,則自然起到相互制衡之效,減少缺失。今次事件,民航處、民航處處長是始作俑者,他們立意偏離規則規例行事,而相關部門、政策局有配合或無人刻意制止,而新總部已經按民航處及其處長的要求和意志建成,事態折射出來的千瘡百孔官場文化,令人痛心。若不汲取教訓,採取措施匡正,則政府肌體消蝕,效能遞減,良好管治更會是鏡中花、水中月了。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