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壞的數據 好的解讀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0日 06:35
2015年02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全球經濟這「杯水」是半滿還是半空?

很多時候,答案取決於觀察者的心情。前數個月,在不同時段,投資者都曾對美國、歐洲,以及中國市場表現亢奮,但現在又似乎變得比較悲觀。壞消息仍是壞消息,連一些好消息都被解讀為壞消息了。


先從美國說起。上月失業率由5.6%升至5.7%,看似差了,但其實是因為長期失業者信心大了,多了人回到職場找工作。最重要的是非農職位增加了25.7萬,更是連續12個月高於20萬,是1997年克林頓年代以來最強勁的表現。


數據出後,股市反而有所回落。原因當然是憂慮加息。油價亦在過去兩周急速反彈了20%,技術上竟進入了牛市!這亦可能加強聯儲局對通脹逐漸回升的信心(我對這預測有保留)。


聯儲倘「趣趣地」加息 鷹鴿兩派好下台

最近好幾位「重量級」(或曾經是)的人物,異口同聲,都反對在今年加息。重量中之重量當然是巴菲特開口評論美元強勢將令今年加息非常困難。美國GE前主席韋爾奇(Jack Welch)亦作出同樣的呼籲。美國前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亦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建議聯儲局不用焦急加息,主因通脹長期低於目標,通縮才是最大威脅。雖然已接近「圓滿就業」(full employment),但過去菲力斯曲線(Phillips curve)展示的就業與通脹關係已有所放鬆及改變。


我認為最好的妥協方案就是在年中開始,「趣趣地」加0.25厘至0.5厘,然後停一停,觀察一輪再說。這樣鷹鴿兩派都有下台階,聯儲局亦幫自己留一點政策空間。


希臘僵局 最終需回歸妥協

歐洲方面,希臘新政府如期要求德國為首的「監督三巨頭」(troika)提出直接免債(debt forgiveness)及解除緊縮政策的要求。歐盟反應強硬,暫只答應減低「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一點,意思就是可以拖但一定要還。


很多分析師認為德國的立場不切實際,希臘根本不可能償還全部債項,過去5年的緊縮政策更把經濟弄得更糟糕。希臘有如一個走投無路的流氓,歐盟則是一名優雅的紳士,還要考慮西班牙及其他歐盟周邊國家的反應。「缸瓦碰瓷器」,這個對峙對歐盟非常不利。最好和最有可能的答案又是妥協,但德國可能需做出較大的讓步。


歸根究柢,歐元的核心問題是歐盟先做了「貨幣聯盟」(monetary union),但沒有做到「財政聯盟」(fiscal union)。在此情况底下,不可能財政補貼(fiscal transfer payment),唯有變成央行之間的借貸,但本質一樣。有別於美國,華盛頓是在長期財政補貼密西西比等窮州份。


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小

中國剛公布1月外貿順差破紀錄達到600億美元!這本應是天大喜信,但市場亦把它當作壞消息。出口跌了3.3%,進口更跌了近20%。市場擔憂外國跟內需都非常疲弱。但我認為中國經濟「這杯水」也可看為半滿。去年出口到香港的數據有嚴重水分(人民幣套利活動),不可作準。再者石油及其他原材料大跌價肯定對出口商的邊際利潤有幫助。


很多人本擔心大量熱錢流出,人民幣將繼續頗大幅貶值。但外貿順差這麼大,其實升值壓力不小才真。什麼為之熱錢流出也值得研究。首先經常帳有順差,那麼資本帳就必有逆差,這是經濟學上的定義。政府亦正在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國際,投資及收購一些優良資產、技術及品牌。這樣的「正規流出」總比過去經澳門的「冤枉流出」好吧!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