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如果到外國旅遊,因看不懂當地語言的餐牌而無法點菜,或者在選購葡萄酒時,因看不懂標籤而卻步,這些問題原來都可以透過高端的圖像辨識技術解決。現時18.2億張相片在不同的網絡平台分享及傳播,這些海量圖片背後,代表着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及消費模式。以色列初創公司Cortica就是希望透過圖片辨識技術,發掘全新的大數據商機。
Cortica業務發展經理Ohad Mastboim介紹說,微信、Instagram以及Facebook等應用盛行,2014年有18.2億張圖片在網絡流傳及分享,而每一日都更多新相片被拍下。「問題是這些太部份都沒有metadata(附屬資料),80%至90%的相片都沒有,電腦不會明白圖片的內容,而Cortica希望解決這個問題。」
分析圖片資訊 幫助廣告營銷
該公司研發的Image2Text引擎,可以準確識別人臉、地標、食物或者其他東西,並用文字去解釋、演釋圖片內容,可隨即用作搜尋獲得進一步資訊。「如果你知道圖片中有什麼,那不僅代表可以去搜尋資料,更加可以去針對性作廣告營銷。」
目前Cortica的技術應用在網頁、手提電話,以及可穿戴裝置三大領域。在網頁方面主要與內地科網公司奇虎360合作。360瀏覽器用家看到感興趣照片時,只要簡單一按,解釋該張圖片的文字隨即出現在搜尋欄中。
主力發展手機應用
按Mastboim形容,智能手機上的應用是Cortica主力發展方向,希望打造連接線下實體世界同線上網絡世界的技術。公司一直與Sony合作,在手機預載一款Info Eye應用,舉例當你逛書店時遇到感興趣的書籍,只要利用Info Eye拍下該書封面,即時可查閱到書本資料、朋友的讀後感、作者資料,甚至直接購買電子版本。又或者拍下紅酒樽的標籤,即可查閱到產地來源、年份等資料。最新應用還包括拍下卡片時,即可在LinkedIn上搜尋對方。
另一預載應用為智能相簿,該應用可以自動將拍下的相片分類,歸類出例如寵物、家人、食物等類別。「智能相簿幫助用家組織及分類大量相片,這意味可以profile(歸納)一個用家。我們可根據與手機生產商合作條款下將資料出售予第三方,當知道用家對什麼感興趣,就可以投放最佳的廣告。」
現支援25種語言 中文版快面世
針對食物辨識的龐大市場,Cortica上月已推出獨立應用程式Food 1-1。簡單而言,當外遊遇上食店只能提供當地文字的餐牌,只要用手機拍下菜單,指劃出某個菜式的文字,即可搜尋到其代表的菜式或食品圖片,並用手機預設的語言顯示出成分、營養,卡路里等信息。目前該應用支援25種語言,並很快就會加入中文版本。中國是公司其主力發展的市場。Mastboim稱,內地很多手機製造商、科網公司,甚致家電生產商都對Cortica的技術很有興趣。另外,產品總監Lior Artzi特別指出,包括很多的大陸公司都替用戶在雲端儲藏大量相片:「他們要花錢提供這項服務,但不清楚可以怎樣利用這些資料,不知道圖片的內容便不能夠提供進一步價值或者服務。這正是我們所能解決的,可以為用戶增值,公司亦可更了解用戶。」Mastboim指,視乎不同的合作模式,Cortica可以從廣告商獲得分成、技術授權金收入、或者按手機出貨量分紅等。他又指,為拓展中國市場,去年底已在北京開設辦事處,希望可以借助龐大的市場盡快做到收支平衡。
[新經濟新天地]
Cortica業務發展經理Ohad Mastboim介紹說,微信、Instagram以及Facebook等應用盛行,2014年有18.2億張圖片在網絡流傳及分享,而每一日都更多新相片被拍下。「問題是這些太部份都沒有metadata(附屬資料),80%至90%的相片都沒有,電腦不會明白圖片的內容,而Cortica希望解決這個問題。」
分析圖片資訊 幫助廣告營銷
該公司研發的Image2Text引擎,可以準確識別人臉、地標、食物或者其他東西,並用文字去解釋、演釋圖片內容,可隨即用作搜尋獲得進一步資訊。「如果你知道圖片中有什麼,那不僅代表可以去搜尋資料,更加可以去針對性作廣告營銷。」
目前Cortica的技術應用在網頁、手提電話,以及可穿戴裝置三大領域。在網頁方面主要與內地科網公司奇虎360合作。360瀏覽器用家看到感興趣照片時,只要簡單一按,解釋該張圖片的文字隨即出現在搜尋欄中。
主力發展手機應用
按Mastboim形容,智能手機上的應用是Cortica主力發展方向,希望打造連接線下實體世界同線上網絡世界的技術。公司一直與Sony合作,在手機預載一款Info Eye應用,舉例當你逛書店時遇到感興趣的書籍,只要利用Info Eye拍下該書封面,即時可查閱到書本資料、朋友的讀後感、作者資料,甚至直接購買電子版本。又或者拍下紅酒樽的標籤,即可查閱到產地來源、年份等資料。最新應用還包括拍下卡片時,即可在LinkedIn上搜尋對方。
另一預載應用為智能相簿,該應用可以自動將拍下的相片分類,歸類出例如寵物、家人、食物等類別。「智能相簿幫助用家組織及分類大量相片,這意味可以profile(歸納)一個用家。我們可根據與手機生產商合作條款下將資料出售予第三方,當知道用家對什麼感興趣,就可以投放最佳的廣告。」
現支援25種語言 中文版快面世
針對食物辨識的龐大市場,Cortica上月已推出獨立應用程式Food 1-1。簡單而言,當外遊遇上食店只能提供當地文字的餐牌,只要用手機拍下菜單,指劃出某個菜式的文字,即可搜尋到其代表的菜式或食品圖片,並用手機預設的語言顯示出成分、營養,卡路里等信息。目前該應用支援25種語言,並很快就會加入中文版本。中國是公司其主力發展的市場。Mastboim稱,內地很多手機製造商、科網公司,甚致家電生產商都對Cortica的技術很有興趣。另外,產品總監Lior Artzi特別指出,包括很多的大陸公司都替用戶在雲端儲藏大量相片:「他們要花錢提供這項服務,但不清楚可以怎樣利用這些資料,不知道圖片的內容便不能夠提供進一步價值或者服務。這正是我們所能解決的,可以為用戶增值,公司亦可更了解用戶。」Mastboim指,視乎不同的合作模式,Cortica可以從廣告商獲得分成、技術授權金收入、或者按手機出貨量分紅等。他又指,為拓展中國市場,去年底已在北京開設辦事處,希望可以借助龐大的市場盡快做到收支平衡。
[新經濟新天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