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情人節自製蔬果花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08日 21:35
2015年02月0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收花的女人最幸福」曾收花的女士,應該不會反對這句話。


臨近情人節,回想起早前看過的一篇文章,作者談到玫瑰花的來源,背後的故事,提到收花的幸福,「無不是建立在摧毁另一群女性的幸福之上。」原因與浪費、玫瑰使用過多農藥、污染水源,在一些落後國家,佔大多數的女性員工被剝削薪酬等等不無關係。


員工有否被壓榨,每個出口地情况或有不同,但肯定的是,切花自身壽命短暫,每年情人節,玫瑰大量湧現,燦爛一時,然後凋謝,最後大量被棄掉。


認識不止一個朋友,改送由蔬果包裝而成的「花束」給女友,女友沒有難看的面色,反而覺得男友有創意和心思,之後還一起下廚炮製甜蜜晚餐。


相比一朵朵快將凋謝而又無實際作用的玫瑰,蔬菜花束有營養價值又與別不同。


美麗背後 農民之苦

女士們手執一束美麗的玫瑰時,有沒有想過玫瑰背後的故事?

玫瑰的出口地包括肯尼亞、哥倫比亞、烏干達、馬來西亞、印度和雲南等,切花產業為無數肯尼亞及哥倫比亞人提供生計,但種植玫瑰引起的污染及人權議題,一直被詬病。國際新聞群組Human Flower Project早年揭示肯尼亞花場工人長時間工作的辛酸,而勞工每天只掙取1.85美金。


一剪玫瑰 7萬噸碳排

在英國,購買來自肯尼亞的玫瑰花曾備受爭議,肯尼亞是英國第二大玫瑰出口國,從肯尼亞運送玫瑰到英國要坐飛機4500英里,再用卡車運輸幾百英里才能送到花店,愛丁堡碳管理中心估計,碳排放達7萬噸。


天生矜貴的玫瑰,怕霧、怕濕、生長的地點需要有溫差,是需耗費精力去照顧的作物,多在溫室栽培,除非是有機玫瑰,否則一棵玫瑰的誕生,使用了化肥和多種殺菌劑,在溫室工作的勞工,若保護不足,會吸入及接觸多種化學物。印度是其中一個玫瑰出口國,印度環境哲學家Vandana Shiva曾指摘花奔業的資源若用在糧食生產,印度可出產多4倍食物。


因為錢 種食物的田拿來種花

藝術家、女性生態環境分子戴秀慧,關心大自然、女性、民族及階層的相連關係,她認為很多人看到花覺得和大自然有關,其實不然,「在公園或花園看到花的盛放,是因為我們刻意製造出來,它們不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手拿的切花更加如是」。戴秀慧曾寫過一個短劇講花農,了解一些花農實况,「哥倫比亞、南美有好些田原本用作生產食物,但因為花有需求,農民改種花,他們變相要購買昂貴的進口糧食,賣花賺來的錢,是否可維持他們的生活?雲南近幾年出現旱情,種花需要水,如果一個地方的水資源不足,是否還值得用來種花? 當我們進口雲南的花時,其實是在消耗當地的水資源,而且種花使用的農藥,或會污染水源,可能影響當地人的健康。」


情人節,很多男士愛買花,也有很多女士愛收花,認為是浪漫的象徵,關於浪漫一字,城市創作實驗室發起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地理系博士黃宇軒,曾撰寫一篇文章〈情人節,忘掉種過的花〉有以下感想,值得深思,「相對於這個浪漫的語言遊戲,一朵朵被切割下來的『flower』,難道不是異乎常態而不浪漫嗎?」

蔬果花束 西蘭花盒

情人節不送玫瑰,改送蔬果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一些討論區早已有人談論情人節送西蘭花,甚至有人詢問,如何霸氣送西蘭花給女神?除了西蘭花,加入其他蔬果食材,更可變成漂亮而有創意的蔬菜「花束」。


Muse Kitchen 創辦人Muse Leung,早前曾辦過蔬菜花束工作坊,Muse跟很多女孩子一樣,是愛花之人,但Muse Kitchen內不見鮮花,取而代之是她親手製的糖霜花朵,美得像精緻擺設,即使是製作紫薯饅頭,也會做成花瓣形狀。去年母親節,Muse送贈親自包紮的蔬菜花束給媽媽,更親自操刀,將蔬果食材變作美味佳餚,讓媽媽甜在心頭。鮮花擺放時間短暫,Muse覺得以蔬果包裝成「花束」環保得多,而蔬菜花束不止可送給母親,也可送給女友,「蔬菜花束可以包得很美,只要男士們肯花心機DIY,女士收到會很窩心,那些蔬果更可用來炮製情人節餐,一齊煮飯仔,很溫馨」。她給予男士們貼士,「創意和心思好重要」,當然,製成品外表要得體不失禮。


Muse's Profile ____

在澳洲修讀金融,鑽研烹飪多年,喜歡食物色香味俱全,以漂亮賣相上桌,回港後從事金融業,並考獲英國PME糖藝證書,後來辭掉正職開辦Muse Kitchen教煮西餐和做蛋糕,最近亦開設eyescream and CHURROS雪糕甜品店。


臉書 www.facebook.com/museskitchen

文/ 李佩雯

圖/ 胡景禧、李佩雯、資料圖片

編輯/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