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觸木﹕入實現室撳實現掣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08日 21:35
2015年02月0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談了兩期木材和新事物的混搭,今回再下一城(其實是再扯遠點,因今期受訪單位何止玩木),介紹一個人人期望可達到的工作室——「LAAB實現室」。


雖然這個工作室和膾炙人口的叮噹無關,而是非一般的建築師事務所,但透過他們幾位成員不同的專業背景,一直成功地把不同客戶的想法,無論建築、藝術、家具、室內設計和展覽設計等,甚至哪怕客戶只有一個概念而無實際的完成方法,他們也能將之實現,絕對無愧「實現室」之名。


LAAB 建築奇才組合

認識今期的受訪者Ricci(黃卓健)已很多年,因他是我中學和大學時的師弟,只是一直沒有熟稔,後來輾轉在不同場合碰上,得知他藝術系畢業後到了港大修讀建築,然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接着工作室更開設在火炭,和小弟的工作室在同一座工業大廈,並時常在食堂遇到,今次終於能正式和他談談其經歷和想法。


他們仨 創作者聯盟

「LAAB家主要有三個co-founder,阿亨(葉晉亨)係小學同學,小學後一直無見過,後來喺羅馬嘅許願池旁邊遇番,佢嗰時已經係建築師,而Otto(吳鎮麟)係港大讀建築時嘅師弟,但係唔熟,後來佢喺MIT返嚟後,有啲job開始合作。」Ricci輕描淡寫道出一段微妙的機緣巧合,卻成就了意義非凡的合作,因三人其實合作前早已獨當一面——阿亨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及港大修讀建築,2012年參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入圍「香港青年建築師獎」、Otto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建築時曾獲全額獎學金及其他重要獎項、Ricci則擁有中大藝術學士、港大建築學士及碩士學位,並於畢業後已創立名為Art Lab的創作公司,建立了一定數量的客戶,在基礎上加上強勁組合,終於在2013年成為「LAAB實現室」,齊集各人擅長的不同範疇後,猶如漫畫中的super heroes團隊,只是目標不為打倒外星人,而是接觸到更多不同的客戶、完成更多不可能的任務。


從 2A 「扭啲得意嘢出嚟」

「LAAB最重要嘅係兩個A字——Art同Architecture,藝術元素同建築加起嚟,雖然香港起樓無咩發揮,但可以響其他地方玩到好多嘢,例如我哋好鍾意玩物料,試好多可能性,就算好普通嘅物料,好似木夾板,我哋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電腦控制機牀)囉啲深淺唔同嘅紋,露番入面啲texture出嚟,甚至同台灣供應商傾緊tailor-made想要嘅夾板;又試過幫個客響櫃嘅趟門上,用HDF(high density fiberboard高纖板)囉啲湖水pattern出嚟,或者係室內設計上,我哋會嘗試喺建築概念同空間感覺玩,總之想扭啲得意嘢出嚟,唔係一般家居雜誌上見慣嗰種……」Ricci一邊說一邊仍流露出興奮的神情,可見每個項目在他們心目中絕對不止是一單生意,而是一個個發掘和探索的實驗,難怪他笑說不少客人都因他們的有趣而來,有時為了幫個客整靚件事,更是連蝕本也在所不惜。


邊做邊學 鑊鑊新鮮鑊鑊金

和Ricci談到由藝術轉修建築和成立公司的經過,與吸收新知識不無關係:「藝術系畢業後做過一年畫室嘅工作,成日去中央圖書館搵資料,睇睇吓有次睇到一個運河嘅設計(位於英國的The Falkirk Wheel Canal lift),好似部比船搭嘅摩天輪,解決咗河道高低落差嘅問題,睇完覺得好震撼,發覺設計可以咁玩法,就想去讀設計,後來同啲師兄傾傾吓報咗HKU建築,初時諗住唔得㗎……後來讀完開公司做contractor,一邊儲錢,買咗部二手CNC,幫artist做作品開始邊做邊學,慢慢捱到家……」正是寓學習於工作的精神,在LAAB內既沒有上司和下屬的階級觀念,也沒有駕輕就熟的工作,有的是互相學習砥礪,和「鑊鑊新鮮鑊鑊金」的挑戰﹕「有次響佐敦一座商業大廈lobby嘅設計搵我哋做,8呎高10米長嘅牆上面要裝上唔同角度細細件嘅透明acrylic,有啲仲要發光砌番個名出嚟,籌備時間又急又要準繩度高,於是我哋做咗個掛嘅panel system,acrylic就自己噴沙打沙,結果一晚裝好,簡直係壯舉,當中學到好多嘢……」

後記﹕入實驗室做瘋狂博士

小時候看卡通片,總有些瘋狂博士之類的角色,時常躲在實驗室內進行各種實驗,然後經歷無數次失敗的意外爆炸後,終成功發明了一些厲害東西。訪問Ricci的時候,腦海中一直出現這個畫面,加上自己從事藝術創作,多是一人方式進行,對於他能夠和志同道合的奇人異士一起創作、實驗和克服每個挑戰,實在好生羨慕;尤其香港的現實環境,愈來愈多不同形式的掣肘,實現室能夠在物料、場地、預算、時間、人手等,各種狹縫之中堅持開闢創意的蹊徑,絕對不容易,但同時也是一支強心針,證明只有創意、決心和毅力,仍然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正在閱讀本文的你,又會否有什麼想去實現呢?


LAAB:www.laab.pro

咩叫囉機?

CNC的機頭其實是部「囉機」(router),師傅都叫router做「囉機」,也有人寫「鑼機」,其實是類似鑽嘴狀的頭一邊高速旋轉一邊移動產生刮痕、修邊、甚至切割的功能,該動作就會叫「囉」,例如「囉」條坑出嚟,「囉」啲紋上去等等,是廣東話特有的,無正確寫法而只有發音。


欄目簡介

英文「Touch Wood」,有驅散噩運的意思,有說和廣東話的「大吉利是」意思相近。無論如何,木頭和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由原始人鑽木取火,到用木搭建房屋,利用木筏渡河,製作家具,及至各種藝術設計等,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故此本欄目命名為「觸木 Touch Wood」,正希望把一些和木有關的人、事和地方,以至簡單的DIY創作和各位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超過十年,活躍於不同類型展覽、跨界合作和項目策劃,亦積極擔任教育工作,近來透過不同平台,以文字分享所見所想。


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文/ 天仁

圖/ 天仁、受訪者提供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