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亞洲周刊》報道,即將成立的廣東自貿區,正探討在南沙建「粵港合作園區」,能否成事,要看香港能拿出什麽合作項目,特區政府態度如何。
特區政府從南沙拿一塊地的消息,去年已曝光,但因輿論被誤導,有關計劃被認為是將港人放逐內地,加上時機不對,佔中在即,計劃擱置。
內地發展一日千里,在香港佔中如火如荼之際,國務院已經批准成立廣東自貿區,以南沙、前海和橫琴為主軸。廣東是以粵港澳自貿區提出申請,國務院認為港澳本身是自由港,何來自貿區,於是批覆是面向港澳合作的廣東自貿區,而今不知道是要敷衍中央還是不好意思拋開香港,才會提出「粵港合作園區」。
前穗書記:歡迎但不等香港
10多年前,《明報》訪問時任廣州市委書記林樹森,問到南沙發展時,林斬釘截鐵的說,南沙勢必發展,香港要來歡迎,但不會等香港,廣州完全有條件自行開發。
而今,南沙的發展初具規模,連同廣州港已成世界第五大港口,將來廣州港將轉移到水深和更靠近航道的南沙港。南沙雖然面積只有香港的七成,但幾乎都是可開發地,且位置優越,是珠江兩岸的中心點,直接輻射中山、東莞、番禺、佛山等中等城區。
老人項目徒添矛盾
特區政府原來到南沙要地的想法,包括將部分養老項目搬到南沙,配以醫療等福利支撐。這對香港來說是好事,但是否現實,值得商榷。目前政府買位給香港老人的兩個項目,一個在肇慶、一個在深圳,願意北上養老的只有幾十人,而且南沙是否願意接收購買力不高的退休老人成為疑問。澳門以同樣理由向橫琴要地,就吃閉門羹,後轉到中山欠發達的南朗鎮,才能如願。南沙發展規劃宏大,若硬塞老人項目,徒添兩地矛盾。
目前探討的方案是跟香港工商界合作,共建粵港合作園區,香港並不缺乏資金,缺的是項目。香港長期以來的經濟發展依靠相對單一行業,能否吸引足夠項目入園,成為疑問。
阿里巴巴設立基金鼓勵香港青年創業,特區政府為何不可以成立基金,鼓勵港企進駐南沙,為香港經濟發展開闢一條活路?
阮紀宏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