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東極端組織ISIS的殘暴行徑,再次震驚全球。在斬首處決日本人質後藤健二後,ISIS公開約旦機師卡薩斯巴活活燒死的行刑影片。然而要徹底擊垮ISIS這個毒瘤,不能單靠義憤,必須有勇有謀,國際社會當前要務,應是全方位削弱ISIS的雄厚財力。除了轟炸ISIS轄區內的石油設施,美國政府更應加強向盟友卡塔爾和科威特等施壓,切實截斷當地支持ISIS人士所提供的財援,始能釜底抽薪。
殘殺人質各國同仇敵愾
阿聯酋棄空襲暴露弱點
ISIS殘殺後藤健二和卡薩斯巴,國際社會譴責之聲此起彼落,日本政府強調絕不屈服,決意向中東地區提供更多人道援助,約旦政府也誓言大報復。日本政府的強硬態度,當然與首相安倍晉三意欲趁機擴大自衛隊活動有關,而在輿論怒憤下,兩國政府也不可能不企硬。自從兩名人質遇害後,無論是安倍還是約旦當局,都被質疑早知人質險境卻沒有積極營救,日本在野民主黨等更批評安倍明知人質落入敵手,仍高調在埃及宣布援助對抗ISIS的中東國家,做法極為不智。如果兩國政府還不擺出強硬姿態,勢將惹來更多抨擊。
可是就在約旦派出戰機猛炸ISIS據點的同時,《紐約時報》披露,作為美國盟友之一的阿聯酋,原來在去年12月卡薩斯巴被俘後已停止參與空襲,原因之一據報是擔心倘若有本國機師被俘,美國未必有把握將其救出。有關消息令人關注,由美國牽頭的反ISIS聯盟是否真的穩如泰山、各國「同仇敵愾」的背後是否齊心團結。
美國目前對付ISIS的策略,是尋求地區盟友如沙特阿拉伯、約旦等盟國派出戰機空襲,地面進攻則倚重伊拉克政府軍和庫爾德族武裝相助,華府多番表明不會派出地面部隊。過去大半年,這一戰略算是取得一些進展,但離擊潰ISIS還有很大距離,原因是ISIS仍擁有強大財力。
過去兩年ISIS攻城掠地,佔去伊拉克多處油田,轄區人口號稱800萬。專家估計,在去年全盛時期,ISIS單憑走私石油每天可進帳100萬至300萬美元,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針對這一情况,由美國牽頭的多國軍事聯盟,近半年重點轟炸ISIS的石油設施。這一策略無疑是正確的,根據國際能源署去年10月發表的評估,ISIS的石油產量由去年夏季空襲前的日產逾8萬桶油,降至每日僅約2萬桶。
同時,過去半年國際油價大跌一半,黑市油價受壓,嚴重打擊ISIS收入。不過,在對抗ISIS的鬥爭中,油價大跌其實也是「雙刃劍」,因為伊拉克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因此大減。一些伊拉克政客警告,石油收入大減,會打擊伊軍今年反攻ISIS的能力。
雖然美國海軍少將基比(John Kirby)上周表示,非法出售石油目前已非ISIS主要收入來源,可是ISIS的財力仍不容小覷,因為它仍有外來捐款和黑市商品交易等重要財源。過去兩三年,ISIS建立起龐大募款網絡,沙特、卡塔爾和科威特一些支持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富商權貴都是捐款來源。例如有沙特酋長教士便曾在網上呼籲信眾「用你的金錢參與聖戰」,甚至明言若捐100元科威特幣,就足以提供8枚迫擊炮;若捐50元科威特幣則可買150枚子彈。
中東盟國未斷ISIS捐助
再多炮彈空襲也屬徒然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去年5月一份報告提到,雖然很多募捐活動打着「人道援助」旗號,實際是既涉人道民生,也涉支援聖戰,界線非常模糊,例如科威特一些募捐團體,一邊呼籲捐助戰區孤兒難民,也會提到支援聖戰。
儘管沙特政府在美國壓力下,已於2013年立法禁止向恐怖組織提供財政資助,可是區內美國盟友卡塔爾和科威特卻未有跟隨。據美國前情報分析專家Lori Plotkin Boghardt解釋,在科威特,一些給恐怖分子募款捐款的人,其實是國內的權貴家族和國會議員,科威特政府對此投鼠忌器,不敢向他們開刀。
美國區內盟友一邊聲稱支持反恐,但另一邊默許權貴財援ISIS,固然非常諷刺,但同樣諷刺的是,一些西方拍賣行和文物收藏家也成了支援ISIS的幫兇。美國《新聞周刊》去年提到,ISIS另一重要收入來源是走私文物。現時伊拉克全國1.2萬個重要考古點,有三分一都在ISIS控制之下,ISIS將不少文物走私國外,部分更流入西方拍賣行,售予歐美買家。
全力削弱ISIS的財力,是摧毁ISIS的關鍵一步,為此國際社會必須真正團結齊心。如果部分國家一邊高談支援反恐,另一邊出於國內政治盤算或私心,繼續容讓ISIS財源滾滾,再多炮彈再多空襲也是徒然,極端武裝分子只會繼續暗暗竊笑。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殘殺人質各國同仇敵愾
阿聯酋棄空襲暴露弱點
ISIS殘殺後藤健二和卡薩斯巴,國際社會譴責之聲此起彼落,日本政府強調絕不屈服,決意向中東地區提供更多人道援助,約旦政府也誓言大報復。日本政府的強硬態度,當然與首相安倍晉三意欲趁機擴大自衛隊活動有關,而在輿論怒憤下,兩國政府也不可能不企硬。自從兩名人質遇害後,無論是安倍還是約旦當局,都被質疑早知人質險境卻沒有積極營救,日本在野民主黨等更批評安倍明知人質落入敵手,仍高調在埃及宣布援助對抗ISIS的中東國家,做法極為不智。如果兩國政府還不擺出強硬姿態,勢將惹來更多抨擊。
可是就在約旦派出戰機猛炸ISIS據點的同時,《紐約時報》披露,作為美國盟友之一的阿聯酋,原來在去年12月卡薩斯巴被俘後已停止參與空襲,原因之一據報是擔心倘若有本國機師被俘,美國未必有把握將其救出。有關消息令人關注,由美國牽頭的反ISIS聯盟是否真的穩如泰山、各國「同仇敵愾」的背後是否齊心團結。
美國目前對付ISIS的策略,是尋求地區盟友如沙特阿拉伯、約旦等盟國派出戰機空襲,地面進攻則倚重伊拉克政府軍和庫爾德族武裝相助,華府多番表明不會派出地面部隊。過去大半年,這一戰略算是取得一些進展,但離擊潰ISIS還有很大距離,原因是ISIS仍擁有強大財力。
過去兩年ISIS攻城掠地,佔去伊拉克多處油田,轄區人口號稱800萬。專家估計,在去年全盛時期,ISIS單憑走私石油每天可進帳100萬至300萬美元,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針對這一情况,由美國牽頭的多國軍事聯盟,近半年重點轟炸ISIS的石油設施。這一策略無疑是正確的,根據國際能源署去年10月發表的評估,ISIS的石油產量由去年夏季空襲前的日產逾8萬桶油,降至每日僅約2萬桶。
同時,過去半年國際油價大跌一半,黑市油價受壓,嚴重打擊ISIS收入。不過,在對抗ISIS的鬥爭中,油價大跌其實也是「雙刃劍」,因為伊拉克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因此大減。一些伊拉克政客警告,石油收入大減,會打擊伊軍今年反攻ISIS的能力。
雖然美國海軍少將基比(John Kirby)上周表示,非法出售石油目前已非ISIS主要收入來源,可是ISIS的財力仍不容小覷,因為它仍有外來捐款和黑市商品交易等重要財源。過去兩三年,ISIS建立起龐大募款網絡,沙特、卡塔爾和科威特一些支持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富商權貴都是捐款來源。例如有沙特酋長教士便曾在網上呼籲信眾「用你的金錢參與聖戰」,甚至明言若捐100元科威特幣,就足以提供8枚迫擊炮;若捐50元科威特幣則可買150枚子彈。
中東盟國未斷ISIS捐助
再多炮彈空襲也屬徒然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去年5月一份報告提到,雖然很多募捐活動打着「人道援助」旗號,實際是既涉人道民生,也涉支援聖戰,界線非常模糊,例如科威特一些募捐團體,一邊呼籲捐助戰區孤兒難民,也會提到支援聖戰。
儘管沙特政府在美國壓力下,已於2013年立法禁止向恐怖組織提供財政資助,可是區內美國盟友卡塔爾和科威特卻未有跟隨。據美國前情報分析專家Lori Plotkin Boghardt解釋,在科威特,一些給恐怖分子募款捐款的人,其實是國內的權貴家族和國會議員,科威特政府對此投鼠忌器,不敢向他們開刀。
美國區內盟友一邊聲稱支持反恐,但另一邊默許權貴財援ISIS,固然非常諷刺,但同樣諷刺的是,一些西方拍賣行和文物收藏家也成了支援ISIS的幫兇。美國《新聞周刊》去年提到,ISIS另一重要收入來源是走私文物。現時伊拉克全國1.2萬個重要考古點,有三分一都在ISIS控制之下,ISIS將不少文物走私國外,部分更流入西方拍賣行,售予歐美買家。
全力削弱ISIS的財力,是摧毁ISIS的關鍵一步,為此國際社會必須真正團結齊心。如果部分國家一邊高談支援反恐,另一邊出於國內政治盤算或私心,繼續容讓ISIS財源滾滾,再多炮彈再多空襲也是徒然,極端武裝分子只會繼續暗暗竊笑。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