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運輸及房屋局日前公布新一季「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資料顯示,去年私人住宅落成量錄約15,700伙,比起前年8300伙急升約89%,創八年來新高。落成量急升,卻似無阻樓價繼續攀升,到底是什麼原因?
交銀國際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雖然去年私人住宅落成量急升,但因種種緣故,真正交樓的單位卻僅維持在前一年相若水平,當中有約7000個單位至延至今年才陸續交樓,所以預估雖然今年私人落成量或會回落,但整體交樓數目卻會急增(圖1),而這將會對私人住宅的租金造成壓力,進而有助壓抑樓價。
去年落成量大增 實質交樓卻少
事實上,交銀指根據統計,以往私人住宅落成約3至6個月便可交樓,而近兩年有關時差卻擴闊至9至12個月,而包括如元朗溱柏(1620伙)、荃灣環宇海灣(1717伙)、大埔嵐山(1071伙)和佐敦The Austin(576伙)都是去年已落成,卻要延至今年首季才陸續交樓,交銀指一日樓盤未交樓,都不可自住或出租,所以去年落成量增而交樓量未升,便無助壓抑租金以至以用家主導的樓價升勢。
當然,落成量或收樓量,只是會影響樓價的供應因素,而樓價升或跌,很多時也要考慮其他影響需求的原因。比方說,美元強弱及息率走向,在過去便曾對香港樓價的升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美倘加息 強美元火上加油
「股神」巴菲特和前通用CEO韋爾奇,最近接受傳媒訪問時便同時表示,美國聯儲局應放棄加息念頭,原因是美元現正處大強勢,而美國一旦加息,將會令美元升勢火上加油,那便會損害美國出口和其他經濟部門的競爭力。
事實上,美元強勢的殺傷力不容小覷,美元兌主要貨幣的匯價指數自去年中升了超過20%,相隨便見到油價跌了超過一半,更不用說如歐元、日圓及澳元等貨幣備受沽壓。然而,金價過去一年卻不跌反升,而金價傳統上是對抗通脹和避險工具,現在全球債息向下,出現通縮威脅,金價反而企硬,便令人要思考是否金融體系正在醞釀重大風險?
本地零售弱 美元因素不容忽視
香港政府日前公布,去年本港零售總銷貨價值為4933億元,較2013年全年下跌0.2%,而向來是零售旺季的12月,銷售不增反跌,未能延續前4個月的升勢,按年跌3.9%,也是有關數據出現自2003年SARS後首次下跌。
大家又看看另一段新聞﹕銅鑼灣羅素街26地舖,現租客為Swatch集團旗下鐘表品牌寶珀(Blancpain),最近獲業主不加租續租3年,每月租金為152萬元,呎租約1520元。
同一時間,由「小巴大王」馬亞木持有的銅鑼灣羅素街60號一個600呎舖位,原由太子珠寶以每月120萬承租,但租約快將到期,太子珠寶已表示不續租,馬亞木則指若太子珠寶願意續租,則可減租至100萬元。
上述的數據和舖位租賃成交,反映香港的零售業轉差,有人歸咎於佔中,也有人說是因港人對內地旅客和消費者不友善,也有指是因內地反貪腐等原因。較少人提及的是,可能是去年中起美元表現極強勢,兌主要貨幣的美匯指數半年多時間便升了約20%,而因聯繫匯率關係,港元與美元掛鈎,美元強等同港元強,單以幣值因素,港元跟美元升值,零售貨物便等同加價了約兩成,吸引力自然大減。
筆者記得,1997年出現的亞洲金融風暴,肇因之一是美元強勢,亞洲貨幣及股市紛紛被狙擊,而港元卻因掛鈎美元也變成超強,終導至香港競爭力受損,出現通縮,股市大挫,相隨便是樓價大跌六成多,跌足接近七年。
97後實質利率高 擊垮樓市
現在又見美元強勢,而1997年因有「八萬五」關係而房屋供應急增,而現在的房屋供應也開始由低位急彈,那香港樓價會否急跌?當然,現時與1997年也有一些重要的分別,就是九七後曾出現挾息,之後雖逐步減息,但又隨之出現通縮,以至將名義利率計入通縮後,其實仍是極高的實質利率,對樓價不利。
現在低呢,樓價固然高處不勝寒,供應也在增加,美元亦在展開強勢,但香港卻是處於實質負利率(圖2)。若是美國在今年中開始加息,港息自也將會跟隨,而當到了某一天港息重現實質正利率,會否便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報記者 陸振球
交銀國際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雖然去年私人住宅落成量急升,但因種種緣故,真正交樓的單位卻僅維持在前一年相若水平,當中有約7000個單位至延至今年才陸續交樓,所以預估雖然今年私人落成量或會回落,但整體交樓數目卻會急增(圖1),而這將會對私人住宅的租金造成壓力,進而有助壓抑樓價。
去年落成量大增 實質交樓卻少
事實上,交銀指根據統計,以往私人住宅落成約3至6個月便可交樓,而近兩年有關時差卻擴闊至9至12個月,而包括如元朗溱柏(1620伙)、荃灣環宇海灣(1717伙)、大埔嵐山(1071伙)和佐敦The Austin(576伙)都是去年已落成,卻要延至今年首季才陸續交樓,交銀指一日樓盤未交樓,都不可自住或出租,所以去年落成量增而交樓量未升,便無助壓抑租金以至以用家主導的樓價升勢。
當然,落成量或收樓量,只是會影響樓價的供應因素,而樓價升或跌,很多時也要考慮其他影響需求的原因。比方說,美元強弱及息率走向,在過去便曾對香港樓價的升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美倘加息 強美元火上加油
「股神」巴菲特和前通用CEO韋爾奇,最近接受傳媒訪問時便同時表示,美國聯儲局應放棄加息念頭,原因是美元現正處大強勢,而美國一旦加息,將會令美元升勢火上加油,那便會損害美國出口和其他經濟部門的競爭力。
事實上,美元強勢的殺傷力不容小覷,美元兌主要貨幣的匯價指數自去年中升了超過20%,相隨便見到油價跌了超過一半,更不用說如歐元、日圓及澳元等貨幣備受沽壓。然而,金價過去一年卻不跌反升,而金價傳統上是對抗通脹和避險工具,現在全球債息向下,出現通縮威脅,金價反而企硬,便令人要思考是否金融體系正在醞釀重大風險?
本地零售弱 美元因素不容忽視
香港政府日前公布,去年本港零售總銷貨價值為4933億元,較2013年全年下跌0.2%,而向來是零售旺季的12月,銷售不增反跌,未能延續前4個月的升勢,按年跌3.9%,也是有關數據出現自2003年SARS後首次下跌。
大家又看看另一段新聞﹕銅鑼灣羅素街26地舖,現租客為Swatch集團旗下鐘表品牌寶珀(Blancpain),最近獲業主不加租續租3年,每月租金為152萬元,呎租約1520元。
同一時間,由「小巴大王」馬亞木持有的銅鑼灣羅素街60號一個600呎舖位,原由太子珠寶以每月120萬承租,但租約快將到期,太子珠寶已表示不續租,馬亞木則指若太子珠寶願意續租,則可減租至100萬元。
上述的數據和舖位租賃成交,反映香港的零售業轉差,有人歸咎於佔中,也有人說是因港人對內地旅客和消費者不友善,也有指是因內地反貪腐等原因。較少人提及的是,可能是去年中起美元表現極強勢,兌主要貨幣的美匯指數半年多時間便升了約20%,而因聯繫匯率關係,港元與美元掛鈎,美元強等同港元強,單以幣值因素,港元跟美元升值,零售貨物便等同加價了約兩成,吸引力自然大減。
筆者記得,1997年出現的亞洲金融風暴,肇因之一是美元強勢,亞洲貨幣及股市紛紛被狙擊,而港元卻因掛鈎美元也變成超強,終導至香港競爭力受損,出現通縮,股市大挫,相隨便是樓價大跌六成多,跌足接近七年。
97後實質利率高 擊垮樓市
現在又見美元強勢,而1997年因有「八萬五」關係而房屋供應急增,而現在的房屋供應也開始由低位急彈,那香港樓價會否急跌?當然,現時與1997年也有一些重要的分別,就是九七後曾出現挾息,之後雖逐步減息,但又隨之出現通縮,以至將名義利率計入通縮後,其實仍是極高的實質利率,對樓價不利。
現在低呢,樓價固然高處不勝寒,供應也在增加,美元亦在展開強勢,但香港卻是處於實質負利率(圖2)。若是美國在今年中開始加息,港息自也將會跟隨,而當到了某一天港息重現實質正利率,會否便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報記者 陸振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