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推動市民接種疫苗 防流感減醫療壓力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06日 06:35
2015年02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季節性流行性感冒,由於基因漂移的變種H3N2病毒較厲害,不幸中招的人大多感到較難痊癒,對高危人士威脅更大,因而備受關注。這種流感病毒會否釀成禍害,當局和市民都要保持高度警惕,不過採取什麼應對措施,須以科學分析與數據為依歸。市民要注意專家的判斷和當局的處理,盡量配合,切勿引發不必要恐慌。另外,政府應該研究提高本港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使市民及早防範流感病毒的侵擾。


變種流感來勢雖兇

情况受控毋須恐慌

據衛生防護中心的數字,上月2日至昨日中午,呈報的嚴重流感個案共錄得198宗成人個案,其中126人死亡,兒童感染的個案維持在11宗,沒有人死亡。成人嚴重流感個案死亡率之高,甚為嚇人;不過,據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透露,有關死亡個案,只有0.2%沒有高危因素,即是99.8%死亡個案為高危因素致死。他表示目前情况正常,若不涉及高危因素的死亡個案上升到1%,才需要採取特別措施。袁國勇是這方面專家,在SARS一役的表現使人印象深刻,他就今次H3N2病毒肆虐的判斷,權威性毋須質疑,理應獲得各方充分信任。


據醫管局數字,雖然今年嚴重流感死亡率高,但是整體流感病人死亡率變幅不大,去年公立醫院1至3月因為流感入院個案約5000宗,今年1月已有近4000人入院,死亡率近3%,與去年全年的3.1%相若。另外,據港大醫學院在1998至2009年的流行病學模型推算,曾經出現過H3流感病毒的4個年份,各有800至1000人因為流感死亡,今年流感情况雖較嚴重,但是仍屬估算範圍內。綜合專家研判與統計數字,即使今年流感肆虐還會持續一段日子,嚴重個案和死亡人數都會增加,但是情况仍在估算之內,未至於失控;職是之故,各方首要謹慎作為,特別是關注事態的人士和團體,應避免放大總體病况,免使在市民之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


另外,SARS之後,市民對環境和個人衛生警覺性高,當時不少大廈後巷長期堆積的物品,清掃乾淨,市民患了感冒都主動戴上口罩,避免病毒散播。不過,最近一兩年,大概太平安逸日子過多了,很多方面都回復舊觀:街道後巷重現雜物污穢,市民患感冒上班不戴口罩就與同事互動,日常勤洗手和以酒精搓手液殺滅病毒等,都已成為過去式。今年流感肆虐範圍廣,感染人數多,是否與整體防患意識變得鬆懈有關,值得探究。


按目前掌握的流感情况和數據,當局毋須呼籲市民外出時戴口罩,SARS當年全民戴口罩而呈現的危城景况,港人記憶猶新,H3N2病毒雖然較一般流感病毒厲害,但是危害能力與SARS差之遠矣,早發現、早治療,並非高危人士,基本上都痊癒;因此,當局勿過度反應,只須保持透明度,讓市民知道流感情况,提醒市民注重個人衛生,回復SARS抗疫時的警惕和知所趨避,能夠做到這樣,今次流感病毒再厲害,對本港也不會構成致命衝擊。


政府應積極推動

訂指標增接種率

另外,接種流感疫苗情况值得討論。長期以來,本港市民接種流感疫苗的比率不高,10年來一直維持在一成與一成半之間,即使醫護人員也只有一成多接種,與美國約有八成醫護人員接種疫苗相比,差距懸殊。情况顯示,在本港接種疫苗並未形成習慣,部分原因與市民認識疫苗效力不深有關,而且連醫護人員接種比率也不高,市民的取態就可以理解。不過,主要原因或許是政府未認真推動,使市民不知道接種疫苗的必要和好處。


今年流感肆虐,專家認為與「雙低」關係密切,一是疫苗接種率低,另一是因為病毒變種,疫苗有效率低至只有20%。關於疫苗效率,當局難以完全控制,不過接種率則可控性甚高,只是做或不做的問題。現在由於疫苗接種率低,本港醫療系統每年都有3至6個月承受流感爆發衝擊,影響程度視乎病毒強弱而已,對已經飽和的醫療系統,甚為不利。以今年為例,1月間已經約有4000流感病人入院,而去年1至3月只有約5000人,今年公營醫療系統承受的壓力,可見一斑。


事實上,政府促使更多市民接種疫苗的成本,在每年醫療系統的500多億元開支中,只屬九牛一毛。從成本效益衡量,政府應該考慮推動接種,而且市民健康獲得多一重保障,效益就更大了。政府應該就市民接種流感疫苗,訂定指標,例如預期5年內把接種率推進到50%,達標後再調高比率。只要政府願意做,一定有辦法使市民認識到珍惜健康、接種疫苗的重要。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