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造價逾千億元的機場第三條跑道,政府正研究機管局提交的融資建議。據本報了解,本月底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極可能提出免收機管局每年逾數十億元的股息,為期一段時間,例如至三跑投入服務,作為支付跑道成本的其中一項收入來源。以機管局曾公布的顧問報告數據計算,若不收8年利息至少可節省逾400億元,為工程「打底」,其餘資金則透過向旅客和航空公司開徵「機場建造稅」,以及發債等渠道籌集。此舉可避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機管局發言人表示,已完成第三條跑道系統的相關規劃工作,包括財務安排研究,並於今年1月中旬向政府提交建議。政府發言人說,正審慎考慮機管局的建議。
機管局在2011年提出興建第三條跑道,當時曾估算造價高達1362億元,但今年初運房局的內部文件估計,因通脹及建築成本上升,三跑造價可能升至1500億至1800億元左右,更有可能高達2000億元。
三方融資 免立會申款
三跑的環評報告去年已獲批准,但仍要過融資這關,才可上馬。據了解,機管局向政府提交的融資方案,是不用政府直接撥款,而是透過三方承擔,包括股東(政府)、用家(旅客和航空公司)和機管局,政府不用真金白銀付費,而是不收取每年數十億元的股息一段時間,此舉可避免要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而遭到拖延。
擬向離境客徵200元建造稅
餘下部分資金則透過開徵「機場建造稅」,向旅客和航空公司籌集,最後的資金則由發債解決。據了解,機管局擬向每名離境旅客徵收150至200元建造稅。冠域商業及經理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估計,以現時機場客量計算,連同現時120元的離境稅,新徵建設稅每年可帶來約30億元收入,若持續10年,約可提供約400億元。
根據機管局年報,機管局向政府的派息,由2010/11年的31億元,上升至2013/14年的53億元。若根據機管局顧問最初評估,動工至跑道啟用的8年不收息,已可集資另外400多億元。政府初步同意上述方案,極可能在下月的預算案中宣布。
學者:跑道或分期興建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表示,料機管局會盡量壓縮工程費用,「先起核心部分,然後視乎未來市場增長,再決定是否興建餘下部分,可能出現三跑1期、2期,甚至N期工程」,部分資金可發債籌集,這樣做或毋須政府注資。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