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6年間本港樓價從谷底反彈,歸根究柢在於各大央行推行量寬措施令熱錢流竄,刺激樓價向上。翻查08年至今中原領先指數CCL走勢,發現美國聯儲局自08年12月中旬宣佈推行首輪量寬(QE1)至今,CCL已累升1.4倍,雖然政府先後於2010至13年間連番推出辣招,但只有短暫性作用,未能阻止樓價升勢。近日歐洲及新加坡亦加入量寬行列,市場憧憬樓價再升,惟學者提醒,本港息率與美息掛鈎,若美經濟開始轉好,一旦美加息,熱錢有機會流走,未來港樓價升勢有望放緩。
2008年9月,全球爆發金融海嘯,各國先後推出量寬措施救市。翻查紀錄,金融海嘯爆發前,中原CCL平均企穩70點或以上水平,惟9月後樓價急轉直下,12月時CCL更一度跌至56.71點低位,樓價較年初急瀉16%。
量寬愈多 樓價漲勢愈急
不過,美國於同月推行QE1,1個月後CCL再現升勢,09年3月重上60點水平,其後樓價穩步上揚,直至2010年11月CCL升至87.55點高位,同期美國再推行第二輪量寬(QE2),樓市升浪一觸即發。有見及此,政府於同年20日首次推出額外印花稅(SSD)遏市,惟辣招與量寬措施對冲下,辣招「藥力」大減。與QE1一樣,QE2實行約1個月,CCL即升至90點,隨市場逐步消化辣招,2011年6月CCL更升穿100點高位,金管局隨即宣布第4度收緊按揭,樓價應聲下挫。
2012年7月,人行不足1個月兩度宣布減息,樓價反覆向上,兩個月後美國宣布第3輪量寬政府,本港樓價隨即直線上升,同年11月中旬CCL更升至116.81點的高位,隨後因為政府推出加強版額印稅 (SSD)及買家印花稅(BSD)而稍為回落,惟13年1月下旬,CCL升勢重現。
學者指樓價難有力再大升
雖然美國聯儲局去年10月宣布結束為期6年的量寬政策,但各國幣寬措施持續,歐洲、日本及新加坡先後「放水」,市場憧憬樓價再有上升動力。不過,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提醒,現時美國經濟向好,長遠而言仍有機會加息,而且本港息率與美國掛鈎,各國熱錢有機會流走。潘又指,08年金融海嘯一度令本港樓價急挫,樓價自然有「水位」上升,惟近期樓價高企,即使各國量寬措施仍未能有足夠動力推動樓價大幅飈升。
明報記者 李宛婷
2008年9月,全球爆發金融海嘯,各國先後推出量寬措施救市。翻查紀錄,金融海嘯爆發前,中原CCL平均企穩70點或以上水平,惟9月後樓價急轉直下,12月時CCL更一度跌至56.71點低位,樓價較年初急瀉16%。
量寬愈多 樓價漲勢愈急
不過,美國於同月推行QE1,1個月後CCL再現升勢,09年3月重上60點水平,其後樓價穩步上揚,直至2010年11月CCL升至87.55點高位,同期美國再推行第二輪量寬(QE2),樓市升浪一觸即發。有見及此,政府於同年20日首次推出額外印花稅(SSD)遏市,惟辣招與量寬措施對冲下,辣招「藥力」大減。與QE1一樣,QE2實行約1個月,CCL即升至90點,隨市場逐步消化辣招,2011年6月CCL更升穿100點高位,金管局隨即宣布第4度收緊按揭,樓價應聲下挫。
2012年7月,人行不足1個月兩度宣布減息,樓價反覆向上,兩個月後美國宣布第3輪量寬政府,本港樓價隨即直線上升,同年11月中旬CCL更升至116.81點的高位,隨後因為政府推出加強版額印稅 (SSD)及買家印花稅(BSD)而稍為回落,惟13年1月下旬,CCL升勢重現。
學者指樓價難有力再大升
雖然美國聯儲局去年10月宣布結束為期6年的量寬政策,但各國幣寬措施持續,歐洲、日本及新加坡先後「放水」,市場憧憬樓價再有上升動力。不過,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提醒,現時美國經濟向好,長遠而言仍有機會加息,而且本港息率與美國掛鈎,各國熱錢有機會流走。潘又指,08年金融海嘯一度令本港樓價急挫,樓價自然有「水位」上升,惟近期樓價高企,即使各國量寬措施仍未能有足夠動力推動樓價大幅飈升。
明報記者 李宛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