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國樑﹕解放軍半數將軍料「換血」長青網文章

2015年01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1月30日 06:35
2015年01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公開了16隻「軍老虎」的名單,引人注目是二炮副部隊長、少將陳強的落馬,表明軍中貪腐已不局限於總部坐辦公室的官僚,而是深入到作戰部隊。陳強又是戰略核力量的指揮官,萬一抗命不從,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習近平要實現強軍的國家戰略,軍事改革迫在眉睫非行不可。


軍事改革三路並舉

習近平軍事改革的思路,相信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軍事統帥機構和管理體制的改革,二是改革軍事指揮體系,三是軍事財政管理和實現裝備現代化。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沒有先後之分,而是三路並舉協調進行。


中國軍隊有220萬,美國為140萬,但美軍有眾多文職人員,所以兩國的軍事人員數量接近,但中國的將軍是美國的3倍以上,還不包括與美國准將同級的大量大校。中國設立大校目的是限制將軍數目,大校已屬高級軍官,欲蓋彌彰反而加劇中國高級軍官的冗官情况。二、中國八成以上將軍都集中在總部、各軍種、各大軍區領導機關內,是坐辦公室的所謂無汗將軍。中央軍委四總部便有471名將軍,還不包括100多名武警將軍,以及七大軍區、海、空、二炮領導機關內的將軍。三、野戰部隊的將軍鳳毛麟角,西方大國的師長是當然少將,准將旅長佔大部分,中國的師長只吝嗇得到一個大校軍銜。四、中國的將軍不是按序晉升,軍銜條例規定,少將以上,包括大校升少將採用「選任」制,這就為徐才厚輩創造了發財機會,也使遠離總部的野戰部隊師長極難晉升為將軍。


野戰軍校尉充實總部

中國軍事統帥機構還算精簡,但其辦事機構則臃腫不堪,「部中部」比比皆是,例如總參謀部下設政治部、政治部又下設宣傳部,作為軍事指揮機構,有必要設那麼多與指揮無關的「兒子部」、「孫子部」嗎?又如總裝備部下設後勤部,後勤部又下設政治部。這些股長或科長都能勝任的工作卻冠以部長之名,且都是將軍。早幾年,總政治部便有4名上將,唯一的中將副主任是賈廷安。美軍總部的准將為了升官,連補給艦長都爭去做,以至海上閱兵出現補給艦掛將軍旗而航母則沒有,別的軍艦都向其致禮的趣事。原因是美國嚴格規定少將必須來自部隊。


砍掉「孫子部」;精簡誇誇其談的「無汗將軍」;從野戰部隊選拔才華橫溢的年輕校尉充實總部,若干年後放回野戰部隊出任師旅長,從而成為既有全局觀念又有實戰經驗的軍隊骨幹,未來最高統帥部的成員,將從這些「三上三下」的精英中挑選,這是中國軍事改革的重要思路。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可能恢復軍銜年齡限制,如少將不得超逾55歲,以加快將軍輪替,教授和科研人員可不受此限。推行「一銜一職」制,規定下級正職軍銜不能與上級正職軍銜並肩,參照美軍關於少將晉升的規定,透過這些措施限制將軍的增加。廢除大校改設准將可能增加將軍人數,但總體上將軍總數仍能削減一半,大量「新血」將充實指揮和作戰機構。大校改准將能迅速提高師旅級主官的地位和士氣,此外,中國的三星上將比美國的四星上將肩上矮了一級,增設准將則上將可多一顆星。


「十三•五」軍費料倍增

聯合指揮中心的效能獲習近平高度讚揚,總參謀長或轉變為軍委主席的幕僚。陸軍有自已特殊的作戰環境和規律,增設陸軍參謀長可加強陸軍建設,並與海軍參謀長、空軍參謀長及二炮參謀長成為未來聯合指揮中心的組成人員。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軍費增幅多數時間低於GDP增幅,「十三•五」規劃料改變這種情況,5年倍增合情合理。前總理朱鎔基說軍費可拉動內需,前總書記胡錦濤說與其讓貪官花去不如花在軍費上,實現「一帶一路」宏偉目標需要有強大軍力的支持。


(習近平治國方略系列評論四之二)

作者是香港軍事評論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