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陳弘毅教授費煞苦心也要為香港人找到一個「袋住先」的理由,先是「白票守尾門」,結果兩邊不討好;最新的招數便是「泛民都可入閘」,並列出3個他認為中央有機會接納的名字,胡紅玉陸恭蕙張炳良,反正目標只有一個 :袋住先。
雖然我對陳弘毅教授的建議不敢苟同,但公平一點,我們還是要給予最起碼的尊重,因為陳弘毅所做的「拉攏」工夫,其實本來應該是梁振英和林鄭月娥的工作!
這兩人都是政改的關鍵人物,他們完全有責任開出價碼、創造條件和泛民議員溝通。但很可惜,政府官員只懂拋出空洞無物的四字成語,「機不可失」、「一步之遙」,完全無實質的政策內容支持,空洞無物,對通過政改,完全無幫助。
政府只懂不停重申「尊重人大8•31決定」,以及「免責聲明」:「政改若否決責在泛民」;但完全沒有任何讓步空間,似乎政府都想原地踏步,拉倒政改。
陳弘毅儼然成為「政改一人小組」,不停在他認為符合《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的空間中游走,但很可惜,他好像看不到市民真正的訴求,便是要有真普選。
所謂真普選,並非一定要選到泛民或者特定政治人物,真普選是一個公平公正可以讓任何人有機會參選的選舉制度。
香港人已經不再滿足於「某個名字」,即使你說中央原來會接受「佔中三子」出閘,又如何?這種出閘也是充滿「欽點」、「恩賜」的因素,並非香港人舉起雨傘的初衷。
我們已經厭倦了「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的人治制度。
行或不行,是張炳良還是張家輝,不是由陳教授或某個中央官員來決定,而應該由每一個香港人決定。自己特首自己選,總不成這也算是「港獨」罪名吧?
雖然我對陳弘毅教授的建議不敢苟同,但公平一點,我們還是要給予最起碼的尊重,因為陳弘毅所做的「拉攏」工夫,其實本來應該是梁振英和林鄭月娥的工作!
這兩人都是政改的關鍵人物,他們完全有責任開出價碼、創造條件和泛民議員溝通。但很可惜,政府官員只懂拋出空洞無物的四字成語,「機不可失」、「一步之遙」,完全無實質的政策內容支持,空洞無物,對通過政改,完全無幫助。
政府只懂不停重申「尊重人大8•31決定」,以及「免責聲明」:「政改若否決責在泛民」;但完全沒有任何讓步空間,似乎政府都想原地踏步,拉倒政改。
陳弘毅儼然成為「政改一人小組」,不停在他認為符合《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的空間中游走,但很可惜,他好像看不到市民真正的訴求,便是要有真普選。
所謂真普選,並非一定要選到泛民或者特定政治人物,真普選是一個公平公正可以讓任何人有機會參選的選舉制度。
香港人已經不再滿足於「某個名字」,即使你說中央原來會接受「佔中三子」出閘,又如何?這種出閘也是充滿「欽點」、「恩賜」的因素,並非香港人舉起雨傘的初衷。
我們已經厭倦了「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的人治制度。
行或不行,是張炳良還是張家輝,不是由陳教授或某個中央官員來決定,而應該由每一個香港人決定。自己特首自己選,總不成這也算是「港獨」罪名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