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半職爸爸﹕黑暗中的對話長青網文章

2015年01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1月27日 06:35
2015年01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這一天,我和女兒都嘗到了失去視力的滋味。


我們摸黑前進,聽到公園的鳥鳴,感受到雷暴下的雨水,終於來到了一家戲院,在戲院外我們找到座位,摸着摸着,掏出了硬幣,買了一包曲奇餅和兩盒維他奶。


七十五分鐘。眼前一片漆黑。


當女兒和我步出「黑暗中對話體驗館」,我們再次見到了光明。


女兒一副怔怔的表情,腦裏想着剛經歷的一切。


閉上眼才看得見

女兒事後分享說,體驗可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完成在黑暗中的各式任務,這部分非常好玩;第二是視障導師分享他失明的經歷,這部分讓她心裏一陣揪緊。


眼睛對很多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感官,因為這是接收許多許多資訊的工具。倪匡去年患眼疾,需要動手術,手術前頗覺焦慮﹕「萬一手術失敗……」


倪匡的衛斯理小說中,主人翁經歷九死一生、精神失常、毁容、頭臚被切下來等各種慘狀,現實中的「衛斯理」,最害怕失明。


我也是非常害怕失明的。因為我的兩大娛樂,看書和看電影,都需要用眼。正因為我重視眼睛看東西的能力,我對失明人士,有一種說不出所以然的尊敬。


英勇的被訪者

以前做記者,訪問因病變而失明人士,看到他橫過英皇道一段繁忙的馬路,從容不迫,我倒抽了一口氣,覺得這是一種英勇的表現。又有一次,訪問自幼失明的少女,聽着她侃侃談着生命中美麗的部分,我的心靈像開啟了一道門,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東西。


另一個世界

全黑的世界,是與我們平行的另一個瑰麗的世界。


去年獲非牟利組織「書送快樂」邀請,為「香港盲人輔導會」主講了一場名為「沒有人是孤島」的講座,分享我寫作獲獎書籍《一本讀通世界歷史》(三聯出版)的過程,以及過去二十年我在非洲、印度等地採訪的經歷和感想,現場反應十分熱烈。講座結束後,我意外地獲贈《一本讀通世界歷史》的盲人凸字版。我喜不自勝,而且十分感動。


凸字版跟原版最大不同的是,它變了做厚厚的一本書。那是熱心的視障人士一邊聽着朗讀,一邊為其他視障人士,一字一句,打印出來的凸字書。我摸着那些我不能理解的凸字,心弦一陣震動。回家後,我打開書,跟女兒分享這本她既熟悉又陌生的書。


所有的內容,女兒早就讀過,但是,當她手指頭摸着一個凸起的「土星」圖案,她摸到了一個她未曾想像過的平行的宇宙。她看不明白凸字,摸不明白,但是那些由六種凹凸方式組成的「密碼」,代表着一個勇敢而多姿多采的世界。


這本書,我會好好珍藏。因為,這代表着「另一個世界」的確存在。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現為全職爸爸,兼全職寫字人。有時是悠閒的半職寫字人和忙碌的半職爸爸


文﹕張帝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